地名沿革>>
清初以首墾者許宗琴名音及境內深坑溪穿越丘陵如同男子戴冠簪笄帽帶、纓絡顯貴服飾,文人雅士名為「簪纓」喻高官顯宦;或深坑街穿越丘陵山形如同婦女綰髮的釵等地形擬態,故名為「簪纓」。
後台北東南山邊(現景美、木柵、新店地區)發生「番亂」(生番(泰雅族之屈尺番)高山原住民早年常從猴山岳下山「出草」),獨簪纓以山塹地形易守難攻而倖免,後墾者泉州安溪語稱此種狹長高差大的山塹地形為深坑,故名「深坑仔」庄。
日據時期最後稱「深坑莊」。臺灣光復後改為「深坑鄉」。深坑區以舊之「深坑鄉」得名。
漢人的移墾>>
臺北盆地南緣地區,清代屬「拳山堡」(後更名文山堡),山脈綿延,靠近番界。深坑地區和拳山堡的其他地區(景美、木柵、新店、坪林、石碇)一樣,本為平埔族馬來社魚獵場所,後屬族秀朗社所轄,他們是屬於漢人所謂的熟番。當漢人來到深坑開墾時,因此地屬
秀朗社(或雷朗社)地,如欲開墾,必須先得到土目及番業戶的同意,並給予相當的代價,才能取得墾耕之權。早期漢人來萬順寮溪南開墾,大致是沿著寬約一百五十公尺到五百公尺的河岸平由西向東拓墾,其等高線高度為五十公尺。先民之所以沿河拓墾,其原因之一是距離河岸近,取水灌溉均甚方便;此外深坑屬山區,交通不便(如淡蘭古道、古茶道),利用水路通商來得便利,是以居住河邊取其近便。當時景美溪水位高可行船,水運時期迨至光復前後因陸運發達而衰微。
「木柵」是舊地名,「文山」也是舊地名。木柵地名源自早期的「木柵庄」。最初,來此地拓墾的漢人,設製木柵寨,以防禦「番」人侵擾,因而得名。「木柵」之名,也隱隱透露出早期漢民族移民與原住民爭奪土地資源的歷史史實。清朝,木柵屬於「文山堡」。「雍正七年(1729年),曾有粵人溯新店溪而上,與平埔族秀朗社人衝突,被殺害者達百餘人。後來訂合約,築霧裡薛圳,逐漸拓成耕地。至乾隆元年(1736年),郭錫瑠築瑠公圳,引水於新店溪,始有泉州府安溪移民入墾,逐粵人並與番人爭地,迅速闢地成村。」 木柵,經歷了不同族群間的紛擾,最後是由福建泉州府安溪人在此安身立命。
相傳早在清雍正年間已有漢人來此開墾。目前所知文獻漢人最早來深坑開墾者是許宗琴,相傳清高宗廿年(一七五五)閩南大旱,泉州人許宗琴舉族渡海來此地墾拓。其次開墾的中心為萬順寮,此一地名之起源,相傳於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因有泉州人張萬順開闢今萬順村一帶土地而得名。
萬順寮隘,最初是由番業戶每年貼納隘糧四十八石。但因丁糧不敷,是以將溪南五莊以及山坑,出資工本,招佃同隘丁分墾,以資糧食。在高陽接掌後,將烏月等莊之田,每甲供粟三石,共一百五十餘石。萬順寮隘的設立,使得萬順寮地區墾務得以順利進行,也造成了後來溪南五庄的建庄。
在溪北萬順寮地區墾務進行的同時,溪南的拓墾活動也已經展開,其過程更為艱辛。乾隆末嘉慶初年間,大批泉州安溪移民進入深坑地區,他們首先到達草地尾萬順寮及大坑地區,向秀朗社番業戶繳出一筆費用,以獲得土地開墾權。而整個地區的開墾需要投入大批資金和人力,不是個人所能勝任,於是產生了開墾組織,確定了深坑地區的墾拓主力,即吳、高、陳、張、潘、黃及番業戶韓敬元等七股。之後因無力拓荒再招三股,阿柔、麻竹寮、烏月、旺耽、楓仔林,甚至溪北的土庫,都是以這十股為主力。至嘉慶年間,開闢了「萬順寮」、「旺耽」、「烏月」、「阿柔」等村莊,。
從乾隆中葉至道光初年,經百年完成了深坑的初墾。
老街的形成>>
深坑市街的形成最早為萬順寮街,至嘉慶初年深坑街肆已然成形,當時景美溪水位高可行船,水運時期迨至光復前後因陸運發達而衰微。在日據時期,深坑曾為整個文山地區的行政中心;目前為台北縣最小的鄉,也是全國最小的鄉,但名氣卻聞名全台。
舊期的深坑老街(目前老街頂面:(西由黃世賢家族土地,東至街中隘門)),長約200公尺,寬還不到2公尺的泥路,街旁的房舍也只是竹籬或版築土墻草厝;直到後來有一次的街上廟會,在焚燒紙錢時不慎引燃草厝,將整條的深坑老街付之一炬;火災後的重建,才將屋舍建為瓦葺屋頂,以卵石或石确為地梁基礎及柱,牆壁則是以土埆做成,地板夯土或鋪著水石,屋梁及門面則以福杉或木板做成,就是俗稱的『土埆厝』街屋,為老街居民自力第一次整建。
至日據時代,西元1915年,日本政府實施街道改正計劃,開始拓寬街道,設置消防水溝,防患燒街再次於未然;土埆厝立面也改建成有『亭仔腳』的立面磚造巴洛克式大正建築街屋;並發展至目前老街下面黃守禮家族土地之土地公廟街尾(西由街中隘門,東至吊橋口(目前大樹下中正橋口)),是為老街第二次整建。
光復後吊橋改建為RC中正橋,街尾向東延伸,由吊橋口(目前大樹下中正橋口)東至黃世賢家族土地(目前衛生所附近);民國60年代迄今,深坑街由鄉鎮市街漸漸發展成觀光老街,民國百年老街由新北市政府第三次整建,成為今日深坑老街的面貌。
祭祀活動>>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