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Tra 浮遊

  • Home
  • FreeTra 浮遊

FreeTra 浮遊 香港本地遊組織,致力推廣本土深度旅遊文化。

某日,在遊覽完近來因電影〈緣路山旮旯〉而變得炙手可熱的梅子林後,我們便折返回荔枝窩碼頭。途中看到了蛤塘村村口的一副門聯,上面寫著八個大字:「人間仙景,風光如畫」(圖2)。當時的我不以為意,可能是因為近年香港各式各樣的地方都會被媒體輪流推上互...
30/11/2022

某日,在遊覽完近來因電影〈緣路山旮旯〉而變得炙手可熱的梅子林後,我們便折返回荔枝窩碼頭。途中看到了蛤塘村村口的一副門聯,上面寫著八個大字:「人間仙景,風光如畫」(圖2)。當時的我不以為意,可能是因為近年香港各式各樣的地方都會被媒體輪流推上互聯網的舞台,左一個「隱世」右一個「絕美」,空洞的讚美之詞與現實的情景從來只有衝突,而沒有重合。這樣的資訊人看多了,審美的心自然隨之麻木了。

沿著裊裊炊煙,我與同行友人登了一小段階級,來到了煙火的源頭——是個正在生火的灶頭,位於一個看似五臟俱全的士多,而士多位於一組走到了面前才能看見的建築群,上上下下,約有兩三排。一名熱情的、留著捲髮的中年女士走在我們面前,問我想要些甚麼,我看了看餐牌,只想要杯咸檸七。這裡有數張長枱,她把我們安頓在其中一張,另外的一張也坐了幾個人正在用膳,想來是她的親友吧。然後她跟我們說,在等候飲品的過程中要是覺得無聊,可以與這裡的貓狗嬉戲。我們怎麼可能會感到無聊呢?這裡有數隻大型犬,還有十數來隻貓咪,等候咸檸七的片刻只會是太短暫 (圖3,4,5)。

沒過多久,她便把飲品奉上。對於這裡多得異常的貓狗,好奇的我們自然向她問個究竟。她說,她與她姐姐和她們各自的丈夫都很嚮往貼近大自然的生活 (坐在隔離長桌的果然是她家人)——只有心思簡單的動物,只有自己珍重的人,只有自己能掌握的生活節奏。

說著說著,她領我們去看看她們自給自足的一切:有自己種植的冬瓜、木瓜、香蕉,還有自家醃製的咸檸檬 (圖6,7,8)。然後又領我們沿著士多外的階級上上下下地逐間去視察她們人手復建的房屋及宗祠,作為局外人的城市人,我們只能嘖嘖稱奇 (圖10)。

就這樣,她一直旁觀的姐姐也走過來,跟我們說起自己的故事 (圖9)。原來,她們原不是蛤塘村的原居民,她們各自的丈夫才是。機緣巧合地分別認識到自己丈夫後,她們也曾在外地住過一段時間,最終在十六年前,一家人回到了丈夫們童年時的家園——蛤塘村。據她們說,當時的蛤塘村已是荒廢多年,人迹罕至,但她們還是單靠一對手腳去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鄉,堅持到今時今日。我問:「建築和裝潢的材料都是你們自己抬回來嗎?」女士們回答我道:「可不是!那有這個錢再去聘請他人?」其後順道分享,她們平日買餸是先去沙頭角碼頭,再去中英街那邊。這種感覺真是奇妙,一個對自己而言難以觸及的地方,充當著他人日常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

以前我讀愚公移山的故事,只覺得是個比喻,沒有想過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會呈現在自己眼前。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些理想目標,但又總是會覺得它不設實際而一直拖延,甚至放棄,但其實正正是這些目標不設實際,才足以稱為夢想。面對這些夢想我們應何時開始?答案從來只有:「現在開始!」

吃著她們送贈的凍木瓜,由衷地覺得這個地方真的令人舒坦,就像是早上醒來時的床,冬天時洗澡的熱水。但我們始終是過客,逗留至最後一分鐘後,我們便道別這裡,急步返回荔枝窩碼頭去趕上回市區的尾班船。

(註:這篇絕對不是廣告的鱔稿,所有文字都只表明個人立場,由心而發。各位日後前往荔枝窩的益友都不妨去來蛤塘一趟。這裡甚至有收費住宿提供,考察當日亦看見有區外人入住。)

相關資料:
蛤塘發記士多 (電話:5104 7177;6503 8272)

#香港 #新界 #北區 #大埔區 #荔枝窩 #蛤塘
#蛤塘村 #馬料水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因攝影比賽而短暫開放的香港秘境:人到底傾向落葉歸根,還是落地生根? ▍前言近日筆者在社交媒體上留意到由東華三院主辦的攝影比賽,海報上吸引我注意的內容並非比賽的獎金獎盃,而是東華三院為此於8月27和28日開放東華醫院禮堂和東華義莊,供公眾進內...
06/09/2022

因攝影比賽而短暫開放的香港秘境:人到底傾向落葉歸根,還是落地生根?

▍前言
近日筆者在社交媒體上留意到由東華三院主辦的攝影比賽,海報上吸引我注意的內容並非比賽的獎金獎盃,而是東華三院為此於8月27和28日開放東華醫院禮堂和東華義莊,供公眾進內拍攝。畢竟筆者一直致力於發掘香港大小地方的人文底蘊和美感,面對這個千載萬逢的機會,當即成立FreeTra東華義莊特別小隊,邀請友人結伴前行。
(註:偶然會收到FreeTra益友DM,邀請我地去佢住果頭行一轉。如果大家覺得自己住果區有啲咩得意/有意思嘅建築物,都可以邀請我地去行一轉!)

▍東華醫院禮堂
繼東華醫院在1870年成立後,其禮堂於1872年落成,一直擔當東華舉辦會議和年度盛事的場所。大廳的四面牆壁掛滿大大小小、金黃底色的牌匾和對聯,使這個由西式建築風格架構而成的空間混雜著中華獨有的儒雅,色彩純粹同時又富麗堂皇。

在我滿是文字的視野中,有幅特別當眼的畫像,畫像內有名身穿蓑衣的老翁,頭上的文字表明了他的身份:「炎帝神農氏」(圖二)。原來,東華醫院創院初年是以中醫方法應診。作為中醫藥始祖的神農氏,自然是尋求或施以中醫治療的華人的精神信仰。因此,即使醫院理應講求科學,不宜作宗教奉神之事,但出於人性化的考量,供奉神農氏確有安定人心之效,而這成為了東華醫院的一大特色。另外,炎帝神農氏作為存在於夏朝以前的「人物」,華人的始祖之一,東華醫院這幅畫像亦反映機構對於華人身份認同的追溯和強調。

畫像之上是塊金黃色的樟木匾額:「萬物咸利」,意思是天下萬物也受益於善行和善舉(圖二)。原來,在1885年6月,東華醫院因不遺餘力地為珠三角水災籌得超過十萬元善款,光緒帝於是御賜匾額以作表揚。實際上,這並非光緒帝第一次表揚東華醫院的善舉。早於1879年,東華因致力為山西旱災籌款,而獲光緒帝御賜匾額「神威普佑」。該匾額現存放於東華三院何超蓮檔案及文物中心,如果想一睹風采可前往上環文武廟觀摩其複製品。

19世紀末的港島是大英帝國的領土,身處其中的東華醫院仍不忘大清帝國內的災民,視之為同胞。如果我們將東華醫院這種思想傾向定義為對中華民族身份的肯定,那麼此時此刻東華醫院仍對匾額愛不釋手的態度便是一種二次肯定。在神農氏畫像右側的對聯說明了東華醫院對祖國歸去來兮的情結時至今日依然存在:「同心抗新冠 / 回歸根連祖國血脈」。

▍東華義莊
乘快車到達大口環道,你會看見一個寫著「東華醫院義莊」的牌坊。穿過牌坊和一條沿路兩旁是大口環村民居的下行樓梯後(圖五),東華義莊便會出現在你的眼前。終於來到了聞名已久的義莊,你以為他是蒼涼陰森的,但實際看來他是恬靜的(圖六)。

現在位於薄扶林大口環道的東華義莊建於1899年,前身是由文武廟在西環牛房附近興建的「牛房義莊」,始建於1875年。義莊可以說是兩個概念的結合:「慈善」和「落葉歸根」。

「慈善」是一種出於人文精神而生的非理性行為,「落葉歸根」是人對於故土的一種情意結。中文有個成語叫「狐死首丘」,相傳狐狸在外面死時,牠的頭部會面向自己所住洞穴的沙丘。思念故鄉是動物本能,19世紀末時飄泊在外的華工亦不例外,但當時社會生存環境的惡劣,卻使他們大多餘生無緣踏足故土。傳統華人會認為「客死異鄉」是個禁忌,同時身後事的妥善處理是對死者的尊重和肯定。唯有認同每名華工都是同胞,深切理解到他們落葉歸根的渴望,當時的東華三院才能義無反顧地推動義莊誕生。

你走到點香處,發現這裡香火不絕(圖八),抬頭更可以看到正在翻新中的域多利花園(圖七);你找了一個管理員聊天,才知道義莊內原來有供員工居住的宿舍。東華義莊時至今日仍有營運,而服務對象不限於貧苦大眾。記得兩年前富豪何鴻燊過身,他的靈柩便曾暫放於東華義莊的天字第一號莊房(圖八,最右的紅色門),待吉日來臨時才轉移至摩星嶺昭遠墳場。

外來人是異鄉的過客。
寄厝的先人是義莊的過客。
我們的生命何嘗不是世界的過客?

▍後記
身份認同在今日香港是個很複雜的問題。

如上文所言,過去漂泊在外的華工,仍會有強烈的華人身份認同。今日移民在外的香港人,先不論他們會否有華人的身份認同,但隨時間過去,他們對於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會否磨滅?他們會否依舊認為香港是他們的家?當他們去世後,會希望自己的親屬會將自己的骨殖葬於當地,抑或是葬回香港?

究竟落葉歸根是一個人類共通的情感,還只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多餘情結?尚未論至今仍有很多漂泊在外的香港人,有家歸不得。筆者傾向認為白居易的一句詩是這些煩惱的答案: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香港 #跑馬地大火 #港島 #中西區 #南區 #薄扶林 #東華三院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大口環村 #東華醫院 #東華醫院禮堂 #東華義莊

你認識這座香港最古老之一的歐式洋房嗎?(由於這次要介紹的古蹟現正處於廢置的狀況,為免招惹大量公德心欠奉的遊人前往,因此下文並不會明確公開古蹟的名字及地點。下文主角兼古宅主人「富蘭克林」只為化名,敬請留意。)這是一個發生在19世紀的故事。話說...
17/08/2022

你認識這座香港最古老之一的歐式洋房嗎?

(由於這次要介紹的古蹟現正處於廢置的狀況,為免招惹大量公德心欠奉的遊人前往,因此下文並不會明確公開古蹟的名字及地點。下文主角兼古宅主人「富蘭克林」只為化名,敬請留意。)

這是一個發生在19世紀的故事。話說今天是富蘭克林住在這座「23號大宅」的最後一日。他凝望著這座沒有正門、只有後門的歐式大宅苦笑,然後掃視這裡陪伴了他七年之久的每片磚瓦,心中勾起了無限的回憶。

富蘭克林出生於愛爾蘭都柏林,是名血統純正的洋人。
20歲時,他先踏足中國,繼而來到香港,開始發展事業及定居。
30歲時,他考取了律師資格。
38歲時,他正式成為了大律師。
48歲時,他位於山上的「23號大宅」完工,一共兩層樓高,是幢豪華的私人別墅。命運弄人的是,大宅落成一年後,山頂纜車便已通車,因此在大宅建造期間,還是要勞煩建築工人將建材以人力搬運上山。

擁有純正的洋人血統,連居住地方都「高人一等」,你可能因此會認為富蘭克林是個「離地」的貴族,但實際上,他從來沒有這種落後的想法。可能是受到當時積極為華人平權、同為愛爾蘭同鄉的港督軒尼詩影響,富蘭克林毫不吝惜自己的力量,一直關注著在社會處於弱勢的華人。

富蘭克林曾加入某個委員會,關注香港拐賣妹仔的問題,並倡議成立一個保護婦女及女童的華人組織,促使了保良局的成立。另外,1887年,著名華人醫生何啟創立了香港首間為貧苦華人提供西醫治療的醫院——雅麗氏紀念醫院時,富蘭克林便擔任了這座醫院的財務委員會委員,協助它初期的運作。除此以外,富蘭克林亦擔任了香港西醫書院的常任法律顧問,這所書院其中一名著名校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國父孫中山。

無容置疑,富蘭克林熱愛香港這片土地,熱愛這裡的族裔多元性,熱愛這個亞熱帶地區彌漫在空氣中的生命力……更熱愛著這座居住了7年的「23號大宅」。但正正因為這份對香港的熱愛,他即將需要為了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戰——鼠疫,而離開這幢大宅。

19世紀末的香港,鼠疫橫行霸道,當時潔淨局(市政局前身)成立了一個專門應付緊急事故的委員會,而富蘭克林便是這個委員會的主席。可想而知當時他的肩負的責任有多重。

55歲的富蘭克林離開了他居住了7年的「23號大宅」,迎接生命中最後的7年。

(註:有關「23號大宅」的照片與經驗由匿名網友分享,本組織只在外圍作考察,並無進入法例禁止的範圍。在此亦不呼籲大眾擅闖政府土地。)

#香港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香港何處最符合「人間煉獄」的稱號?〉——1918年2月26日的跑馬地馬場。▍跑馬地大火1918年2月26日,正月十六,相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霾,圍繞著當時香港華人的氛圍更多是農曆新年後的餘興。而在當年的香港有項盛事和新年一樣,一年一度,...
10/08/2022

〈香港何處最符合「人間煉獄」的稱號?〉

——1918年2月26日的跑馬地馬場。

▍跑馬地大火
1918年2月26日,正月十六,相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陰霾,圍繞著當時香港華人的氛圍更多是農曆新年後的餘興。而在當年的香港有項盛事和新年一樣,一年一度,就是每年舉辦在1~2月,為期數日的賽馬周年大賽。

自從英國人在1841年進軍香港後,1846年便急不合待地在跑馬地興建馬場,同年更舉行了首次賽馬活動。這項大英帝國專愛的活動不止沒有受到香港華人的排斥,時至1918年,大家對它的熱愛可以說是只加沒減。

在殖民地時期,作為殖民者的英國人身份「尊貴」,擁有專屬看台,而非英國人則是在一個以竹棚搭建而成、數層高的簡陋看台上,觀賞賽馬。在這個馬棚的底層,是些販賣熟食的檔攤。可能因為風靡全港的賽馬盛事實在太吸引,狂熱的氣氛使港人蒙蔽了雙眼,似乎從沒考慮過安全問題。

在正值周年大賽第二天的26日,下午三時,「咔嚓」一聲,不勝負荷的馬棚突然斷裂,崩坍的竹木和隨即掉落的觀眾打翻了底層熟食檔的炭爐和滾油,易燃的竹木使炭火和滾油在瞬間化成一場熊熊烈火。高溫、斷裂的馬棚和面對突如其來危機的恐慌,使民眾困於化成火海的馬棚中,無論是心理上還是實際上的混亂都斷絕了當時災民的生路。即使消防員很短時間內便已抵達現場,但無奈面對這場浩劫,他們做到的只有滅火,而非救援。大火被滅熄以後,留在馬棚的,是六百多具燒焦的屍體。

這場位於1918年的跑馬地大火,至今仍是香港史上死傷最多的火災。

▍馬棚先難友紀念碑
由於時態嚴重,當年東華醫院主席唐溢川向政府申請撥地興建公墓,安葬罹難死者。同時東華醫院亦協助處理罹難者的遺骸,並在跑馬地舉辦醮會,超渡亡魂,在善後事務上不遺餘力。

最後,政府決定撥出掃杆埔上的咖啡園,興建公眾墳場。1922年8月,墳場正式動工,在跑馬山大火中罹難的死者均悉數安葬在咖啡園墳場中的「戊午馬棚遇難中西士女公墓」。為了紀念這次悲劇,東華醫院在公墓中建立了馬棚先難友紀念碑。時至今日,紀念碑已成為香港的法定古蹟。

「旅夢安歸驚斷離魂餘劫燼
馬蹄何處嘶殘芳草賸燒痕」

願逝者安息。

#香港 #跑馬地大火 #港島 #灣仔區 #灣仔 #東華三院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咖啡園墳場 #馬棚先難友紀念碑

〈老派約會之必要〉的MV拍攝地原來是位於天水圍旁邊的厦村?!▍厦村厦村,或稱厦村鄉,是新界鄧氏的聚居地之一,地理位置上與天水圍、洪水橋和流浮山連接。大約於公元1400年,原先居於錦田的鄧洪贄和鄧洪惠堂兄弟看中了厦村優越的地理環境,分別遷居至...
03/08/2022

〈老派約會之必要〉的MV拍攝地原來是位於天水圍旁邊的厦村?!

▍厦村
厦村,或稱厦村鄉,是新界鄧氏的聚居地之一,地理位置上與天水圍、洪水橋和流浮山連接。大約於公元1400年,原先居於錦田的鄧洪贄和鄧洪惠堂兄弟看中了厦村優越的地理環境,分別遷居至厦村東頭里及西頭里(分別為今天的東頭村及祥降圍),繁衍後代,開山闢地,成為了今日厦村一帶鄧氏族人的共同始祖。

此外,厦村有所謂的「一市四圍十三圍」,指明厦村由十七條圍村及一個墟市(厦村市)所組成。厦村市昔日瀕臨海邊,位於后海灣與青山灣之間,途徑的商船絡繹不絕,因此在十八世紀時,厦村的鄧氏族人就地建立墟市。今日我們仍能在厦村鄧氏宗祠旁邊看到當日的厦村市門樓。該門樓現被封為二級歷史建築。

▍厦村鄧氏宗祠
厦村鄧氏宗祠,又名友恭堂,於1750年正式落成,以紀念鄧洪贄及鄧洪惠兩位先祖昔日拓荒的精神。友恭堂屬於三進三開間建築,連同於1920年代增建的禮賓樓和友恭學校,即使放眼於圍村林立的新界,亦屬規模最大的祠堂建築群之列。由於厦村鄧氏宗祠地方寬敞,閒時有些村民會坐正門前的膠椅消磨時間。(圖二、三)

友恭堂現被封為法定古蹟。

▍「兄友弟恭」的友恭堂
鮮紅奪目的「友恭堂」牌匾懸掛在祠堂的正廳之上。「友恭」是指兄友弟恭,寓意兄長對弟弟友善,而弟弟亦懂得恭敬兄長。說起來,除了堂兄弟共同打江山的背景外,厦村的創村歷史中還有一個關於兄弟情,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

1393年,鄧洪贄受妻子家族的誅連,被明朝政府下令充軍至遙遠的北方。他的兄長鄧洪儀於心不忍,一來認為鄧洪贄生性純良,充軍途中定必兇多吉少。二來想到弟弟仍未有子嗣,相比之下自己已有三子,當下憐憫之心油然而生,抱著捨己為人的精神,冒充弟弟身份,踏上充軍之途。

這段故事反映的是當年鄧氏族人對親情的重視。在鄧氏的宗族教育中,親人是可以比媲美自己生命的寶貴事物。

除此以外,「孝」和「弟」亦是厦村鄧氏希望向族人強調的美德。在〈老派〉MV中女主角練書法的鏡頭,她背後有個一米多高的「孝」字。而在這個「孝」字的對面是一個「第」字。(圖四)

▍祠堂中獨立供奉的女性牌位?!
圍村是以圍繞著男性成員的父權社會,一般而言我們很難會看到女性成員的名字被供奉在祠堂中,即使有例外,多半都是女性成員連同她的丈夫(宗族成員),出現在同一個祖宗牌位中。而可以單獨出現在一個牌位,同時又被供奉在當眼、重要的位置,可謂極之罕有。而在友恭堂,我們便能看到這個罕有的現象。

在友恭堂的神龕中,羅列著歷代的鄧氏祖宗,而在最上一列的正中位置,有個牌位寫著:「二世祖妣宋宗姬皇姑趙氏神主」。(圖五)

相傳厦村一脈是宋朝皇室的後裔。厦村始祖鄧洪贄和鄧洪惠的共同先祖鄧惟汲在戰亂中娶了宋高宗之女為妻,其後他被皇室尊封為「稅院郡馬」,而高宗之女被封為「皇姑」。作為皇室之後,錦田、龍躍頭和厦村一脈的鄧氏一直以此為榮,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皇姑的牌位今日仍安放在友恭堂的重要位置。

▍友恭學校和禮賓樓
厦村鄧氏宗祠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擁有增建的部份,使它不只是一所祠堂,更是一組建築群。

友恭學校建於1920年代,以友恭堂的名字命名。初時用以辦學之用,其後於1964年友恭學校遷至新生村的新校舍,而友恭學校原址則成為友恭學校校友會。(圖六、七)

禮賓樓同樣建於1920年代,原是厦村鄧氏招待客人留宿的地方,於1944~1964年間改為友恭學校教員宿舍。學校遷至新生村後,一度成為族長及父老的住所,現在已沒有人居住。今日的禮賓樓內仍有供奉文昌和武曲的神位,保佑族人學業有成 (圖八、九)。而禮賓樓和祠堂的外牆形成了一條通道,通往友恭學校。(圖十)

▍結語
首先要感謝〈老派約會之必要〉的製作團隊,將厦村鄧氏宗祠這座古色古香的香港歷史建築再次帶入公眾的視線中。希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實地到友恭堂朝聖,以此了解更多香港的歷史面貌。

另外,聽日8月4日,星期四晚上9點,NowTv 333財經台,會有FreeTra成員在節目〈都會藍圖〉中,為大家繼續講解厦村鄧氏宗祠,有興趣的朋友絕對不容錯過!

#香港 #張天賦 #老派約會之必要 #廣東話歌 #元朗 #厦村 #厦村鄉 #圍村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友恭堂 #厦村鄧氏宗祠

<逢吉鄉 — 元朗雞公嶺下竟然有座由民國軍閥建立的村落?!>在元朗和上水之間,橫卧著一座山峰,它名字叫「雞公嶺」。在雞公嶺西南方有一片土地,多年來見證數不清的登山客蒞臨,它名字叫「逢吉鄉」。而在逢吉鄉上有一座由三幢青磚大屋所組成的大宅,它名...
21/07/2022

<逢吉鄉 — 元朗雞公嶺下竟然有座由民國軍閥建立的村落?!>

在元朗和上水之間,橫卧著一座山峰,它名字叫「雞公嶺」。在雞公嶺西南方有一片土地,多年來見證數不清的登山客蒞臨,它名字叫「逢吉鄉」。而在逢吉鄉上有一座由三幢青磚大屋所組成的大宅,它名字叫「上將府」。要了解這組建築物的故事,首先要從它的主人,軍閥沈鴻英說起。

<一、軍閥沈鴻英的出身>
1871年,沈鴻英出生在廣西省雒容縣,意味著往後1912年大清帝國的覆亡,與他男人四十時的事業黃金期完美交疊。當時世道波譎雲詭,使沈鴻英一生充滿傳奇故事。傳聞他在成為一位軍閥之前,是名土匪頭目;
亦有傳聞他壯年時期為幫補家計,閑時跟兄長結伴前往縣城墟市表演少林功夫,兼販賣雜貨。但好景不常,有次擺擋期間遭人尋釁滋事,其兄長更被當場襲擊至死。
僥倖逃脫的他為躲避惡人追捕,便充當兵勇,開始了從軍的生涯。

沈鴻英作為一個軍人而言並不「忠誠」,但實際上這種評價並不公允,始終我們不是生活在那個年代的人。1911年,沈鴻英參加廣州及柳州的起義活動,響應國父孫中山推動的辛亥革命,但13年的二次革命爆發時卻已脫離革命派。其後1922年向孫中山投誠,但1923年時對孫中山下達的軍事指令卻陽奉陰違,暗地裡與北洋政府接觸。同年,孫中山下令通緝沈鴻英,翌年,沈鴻英又再向孫中山投誠。即使是初年對沈鴻英有著知遇之恩的陸榮廷,其後亦多次兵戎相見。

然而,在亂世之中似乎並無道德判斷干預的空間,所有道理皆淪為空談,除了:「成王敗寇」這一條。誰能生存到底就是贏家,而幸運女神亦一直眷顧著沈鴻英,正如他命名「逢吉鄉」的立意一樣,回顧他的軍政生涯,一直都是逢兇化吉。

當中最令沈鴻英得意的應該是北洋政府授予他的名號:「協威將軍陸軍上將」,你從上將府其中一幢大屋的名字——「協威樓」,便能窺見沈鴻英的心思。

<二、沈鴻英兵敗後投奔香港>
然而,幸運女神並不會沒有長留沈鴻英身邊,在他的軍事生涯晚期,雖然曾經擁兵在廣西割據一方,與同為廣西軍閥的李宗仁、陸榮廷成三足鼎立之勢,但這個平衡很快就被打破。

1925,沈鴻英戰敗於李宗仁,或許自己其實早已厭倦這種打打殺殺的生活,這次他拿著全部家當,遠走香港,正式完結自己以「軍閥」身份在中國近代歷史舞台上的戲份。

據沈鴻英的後人透露,他來到香港後首先生活在中上環的堅道一帶,其後聽從同為前軍政人物的李福林建議,遷居元朗。翻查資料,李福林在1927年廣州暴動後才來到香港,由此可以推算沈鴻英在港島最少生活了差不多兩年。

逢吉鄉位於沙埔村以北,在沈鴻英建村前這裡是屬於沙埔村的土地。而逢吉鄉被命名為「鄉」,是因為沈氏有不甘於只作為一條村、希望能成為數村之鄉的野心。實際上,現在的逢吉鄉(這裡指由三幢建築物組成的大宅,外圍部份大多為工廠)只居住著十數戶人家,當中更有外來人租住,單論規模而言比香港大多數村落小。

<三、上將府大宅的結構>
逢吉鄉上將府由三個部份組合,分別是沈氏家祠、上將府主樓和協威樓。沈氏家祠的功能就如香港其他圍村的宗祠一樣,同時在家祠旁邊建有居住用的單位,是大宅的一部份。上將府主樓是供沈鴻英居住的建築物,位於家祠和協威樓之間,當中亦有著不少居住單位。而協威樓則是沈鴻英為子孫興建的住宅建築物,有關它的故事,我會在幾天後的帖文跟大家分享。

<四、其他>
由於逢吉鄉建村於1930年代,晚於1898年大英帝國租借新界99年,因此實際上逢吉鄉的沈氏後人並不是名義上的香港「原居民」。就如一名逢吉鄉沈氏後人跟我說:「我們是原住民,不是原住民。」這句話值得細嚼。

儘管沈鴻英表面上是逃難來香港,但實際上他一直過著糜爛的生活,在元朗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32年,沈鴻英出任元朗博愛醫院總理,其後1934年更成為主席。

沈鴻英傳奇的一生在1935年1月落幕,晚年臨終時聽從佛法,皈依了荃灣東普陀講寺的茂峰法師。東普陀講寺今日仍能見於荃灣老圍,日後有機會再跟各位介紹。

有人說香港是個難民社會,所謂的「香港人」其實就是各式各樣逃至香港的「難民」。當中有不同的種族、身份、信仰,但以軍閥的身份,再揉合嶺南地區常見的圍村模式,似乎全香港只有逢吉鄉一例。

#香港 #元朗 #逢吉鄉 #錦田 #圍村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廢墟 #上將府 #逢吉鄉上將府

如果你有3分鐘的時間,不妨開始以下這個關於「山貝仁興學校」和「山貝村林氏家祠」的文字導賞….「山貝仁興學校」山貝仁興學校是一所香港典型的鄉村小學。根據《香港廢墟導賞》一書,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全球政治處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的對立。...
17/06/2022

如果你有3分鐘的時間,不妨開始以下這個關於「山貝仁興學校」和「山貝村林氏家祠」的文字導賞….

「山貝仁興學校」
山貝仁興學校是一所香港典型的鄉村小學。根據《香港廢墟導賞》一書,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全球政治處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的對立。作為西方陣營的港英政府眼見中國共產黨執政,為防止共產主義思想進一步滲透至香港,一方面積極打壓香港的左派學校,另一方面大力支持民間興辦學校的工作,規劃統一且官方的教育內容。創校於1953年的山貝仁興學校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無奈往後數十年,香港急速飛快的城市化步伐並非城內所有個體也能跟上。公立學校如雨後春筍般增長、鄕郊人口逐漸流動到市區甚至投奔他國……雙重夾擊下仁興學校成為了停留在歷史的個體之一。另外,在香港劃以教育土地利用的地方並不能輕易改變其土地用途,這正是今日香港仍能見到眾多廢置學校的原因。

仁興學校是一座兩層高的建築。按遺留的物件推斷,底層的空間基本全屬課室,而上層則是教職人員的辦公室。在底層走廊的一端望過去,大約有五個課室,每個課室的門口上方都會有塊標示著「###堂」的牌子(圖二)。你進入課室,發現裡面的空間十分寬敞,面積絕對大於現代化小學的課室(圖二)。雖然地上凌亂不堪,充滿著你已經難以辨識的垃圾,但亦有些證明這裡曾是學校的憑據:完好無缺的櫈、典型的課室枱,還有掛在牆上的板子(圖三、四)。

課室外有一張捐款芳名錄,有些是以個人名義,有些則是以團體為單位,例如「林仁興堂」、「七星堂」、「山貝村老人堂」、「合益公司」、「南生圍」等等,這些都是與元朗發展息息相關的團體,以後有機會都會向大家一一介紹,至於「林仁興堂」就會再下文分享(圖五)。

你走上二樓,看到了空餘外框的窗子,還有外面生長著香港常見的芋葉(圖六)。而當你走到學校外的小山坡,你會發現這裡已慢慢被一群植物吞噬….(圖七)

(註:有關仁興學校的照片與經驗由匿名網友分享,本組織只在外圍作考察,並無進入法例禁止的範圍。在此亦不呼籲大眾擅闖政府土地。)

「山貝林氏家祠」
考察當天非常幸運,當你正在觀摩林氏家祠旁邊富有歷史感的排屋時,一名老年的男村民走過來,主動提出為你進行一次「林氏家祠」的免費導賞,這個情況下當然是恭敬不如從命。

這座家祠是為山貝村的林氏第十三世祖林兆元(字仁興)而建的。在大約三百年前,林氏族人聚居於元朗舊墟的大圍村,其後由仁興祖遷居至今日山貝村的位置,因此仁興祖是山貝村林氏一位會集體崇拜的祖先。

林氏家祠是一座兩層高的建築物,受盡風吹雨打後屋頂已經坍塌,無心插柳下形成了一個天井。村民向你示意,不要走在這個「天井」下,怕屋頂有機會進一步崩裂。儘管建築本身有稍微破裂之像,但不影響它古色古香的美感,可能正正是它沒有多次復修,才脫離了「現代化」的命運(圖八)。

村民告訴你,右邊偏廳近門口的位置設置了灶房,而近神廳的一側則擺放了一個以黑色膠袋包裹著的燈,用以慶祝男丁誕生的點燈儀式(圖九)。不過由於疫情和限聚令,近兩年儀式已暫時停辦。左右偏廳中間的空曠位置和祠堂前的空地則是用於舉辦村中的盆菜宴(圖九)。村民向你感嘆,過往盆菜宴都是由村民在灶房自己烹調,不過今天這個傳統已被外賣到會所取代。

你走在神廳前,看到這裡供奉著林氏眾多先祖,神牌上寫滿密密麻麻的字(圖十)。你眼前左方有塊以鏡子為底的天后畫像,這是因為山貝林氏與天后有莫大的淵源(圖十)。山貝林氏祖藉是福建莆田,正是天后信仰的發源地,而天后本名叫林默,亦是林姓人士。神位旁邊擺放了一個鮮紅色的龍舟頭,你問,過往林氏族人會如橫洲各村一樣在山貝河扒龍舟嗎(圖十)?村民搖頭,表示山貝林氏過往並不會在香港扒龍舟,而是會移師到中國舉行。你眼前右方牆邊掛著忠臣比干的畫像,傳說比干是商朝的忠臣,但被紂王剖腔取心而亡。懷有身孕的比干夫人僥倖逃亡,於樹林中誕下了比干的兒子。其後周武王伐紂成功,禮待比干夫人母子,認為由於孩子在林中出生,因此為他賞姓為「林」。到今時今日,你看見仍有林氏族人在宗祠中掛著比干的畫像,相信他們內心中或多或少亦有「忠臣之後」的身份認同吧!

最後,你問山貝村與山貝涌口村有關係嗎?

「沒有,他們是水上人,我們是圍村人。」

#香港 #元朗 #十八鄉 #香港鬼屋 #鬼屋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廢墟 #山貝村 #山貝林氏家祠 #山貝仁興學校

松嶺鄧公祠作為南宋皇親國戚的後裔,性格耿直的鄧松嶺被元朝政府迫害,變得一無所有,被逼由東莞逃亡至龍躍頭。經過一段辛勤的創業過程後,鄧松嶺終於東山再起,在龍躍頭發展自己的宗族,甚至將原先聚居於此的彭氏逐出。在15世紀末,鄧氏在龍躍頭急速發展。...
02/05/2022

松嶺鄧公祠

作為南宋皇親國戚的後裔,性格耿直的鄧松嶺被元朝政府迫害,變得一無所有,被逼由東莞逃亡至龍躍頭。經過一段辛勤的創業過程後,鄧松嶺終於東山再起,在龍躍頭發展自己的宗族,甚至將原先聚居於此的彭氏逐出。

在15世紀末,鄧氏在龍躍頭急速發展。直至16世紀,幾過數代族人的努力,龍躍頭鄧族終於成為一方霸主,在粉嶺一覽新界群雄。為了顯示宗族發展的興盛、紀念到龍躍頭發展的先祖、以及為村內大小事務提供場所,鄧氏族人遂於1525年建蓋氣勢恢宏的松嶺鄧公祠。松嶺鄧公祠屬於三進三開間宗廟,即使放眼於圍村林立的新界,仍是一座頗具規模的建築物。在明清年間,平民並不允許自行建造祠堂。即使是官員,亦只有四至七品官能建成三進三開間的宗祠,所以松嶺鄧公祠的落成反映龍躍頭鄧氏在當時有官至最少七品的族人,身份顯赫。

時至今日,龍躍頭鄧氏仍歷久不衰,世世代代安居樂業。你注視著松嶺鄧公祠,一個延續了差不多七百年的集體意志。

#香港 #北區 #粉嶺 #龍躍頭 #圍村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祠堂 #松嶺鄧公祠

筱廬你無法理解筱廬何德何能被譽為「香港十大鬼屋之首」——明明它沒有發生過慘絕人寰的駭人命案,又沒有流傳過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鬧鬼經歷。但很多元朗居民都會深信筱廬內有靈體住客,而且至少四個,因為廣為人知的說法是裡面偶爾會傳出打麻將的聲音!你主動...
25/04/2022

筱廬

你無法理解筱廬何德何能被譽為「香港十大鬼屋之首」——明明它沒有發生過慘絕人寰的駭人命案,又沒有流傳過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鬧鬼經歷。但很多元朗居民都會深信筱廬內有靈體住客,而且至少四個,因為廣為人知的說法是裡面偶爾會傳出打麻將的聲音!

你主動接觸過幾位路過筱廬的鄰近居民,試圖得到他們關於這座建築物的故事,但都無功而回。他們到底是避忌,還是真的一無所知?你搞不清楚。於是你把目標轉移到筱廬前的看更室,裡面坐著一個中年的女人,操一口流利普通話。一開始你聽不懂她說甚麼,過招幾句後你方知道原來她在問你「要泊車嗎」,而她也終於理解你並不是為此而來。

你一直用蹩腳的普通話發問,她只重複著一句「外面看看可以,但不要進去。」牛頭保持唔搭馬嘴。

根據可追溯的資料,筱廬落成於1941年,屋主陳慕青及其子孫一直居住到七十年代,筱廬才開始荒廢。直到2016年易手給鄧成波,2019年被計劃活化成安老院。整個過程平平無奇。

與友人談論此屋時,他對於筱廬即將改建成安老院的決定嘖嘖稱奇。你想起被活化成社區綜合大樓的「高樓鬼屋」,在2019年時有位首日上班的保安在工作時間猝死。有時一個猛鬼的地方可能並沒有鬼,但當大家這裡都深信有鬼,帶來的心理壓力和恐懼其實更大更實在。

但願未來住在這裡的公公婆婆都有一顆大心臟。

#香港 #元朗 #十八鄉 #香港鬼屋 #鬼屋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廢墟 #筱廬

瑞峰牧場遺址中葵涌公園的位置在上世紀60年代時,出現兩個家族式經營的乳牛牧場,一個是曾氏管理的瑞峰牛場,其辦公室兼東主住宅的遺址如今被活化成公園的辦事處;而另一個牛場是由不知甚麼姓氏經營的梁發牛奶廠。根據葵青區議會的文獻轉載附近居民憶述,當...
21/04/2022

瑞峰牧場遺址

中葵涌公園的位置在上世紀60年代時,出現兩個家族式經營的乳牛牧場,一個是曾氏管理的瑞峰牛場,其辦公室兼東主住宅的遺址如今被活化成公園的辦事處;而另一個牛場是由不知甚麼姓氏經營的梁發牛奶廠。

根據葵青區議會的文獻轉載附近居民憶述,當年牧場一帶青草如茵、綠意盎然,供數十頭乳牛大快朵頤。據聞昔日九華徑的牛隻常會遠道而至,偷吃鮮綠的青草,逼使村民到訪這裡尋回牛隻。

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物質生活未算豐盛,很多窮家孩子都面對著營養不良的問題,牛奶自然是平民家庭的靈丹妙藥。加上當時香港製造業才剛起步,利用本地大片土地製造香港自家牛奶,仍是個有經濟價值的合理之舉。但到了七八十年代,這類生產因為趕不上社會急促的發展節奏而漸漸消亡。瑞峰牧場在70年代便已停辦,而翻查地政署1983年的地圖,當時兩個牛場皆已荒廢。牧場原址於1986年被改建成中葵涌公園,而另一個牧場在1988年亦正式清拆。

在瑞峰牧場的不遠處,有尊蜷縮四腳,俯臥在大地的石牛雕像,耳朵和牛角曾被破壞,如今已復修。對於這尊石牛的來源,有說是政府興建公園時所添置,亦有說是牛場的遺物。這裡很多歷史已經很難再有定論,歷史資料的缺乏、遺址的清拆、上一代人的離去,凡此種種原因使真相只能在風中飄盪,如果再過數十年,還剩下甚麼可以做見證?

你發現牧場四周滿佈棕櫚科植物,使你記起香港原來是個亞熱帶地區,然後你聯想到鄰近大連排道的工業叢林....

#香港 #葵芳 #葵青區 #中葵涌公園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瑞峰牛場 #瑞峰牧場

坪洲「豆」留今次我地好榮幸請到著名KOL天水圍豆豆🐶為大家介紹坪洲!🥳👏👏 第1️⃣站係坪洲南面嘅勝利灰窰廠遺址 (圖一、二)!想當年因為香港好多行業,例如造船業、農業、建築業等都需要用到石灰,加上坪洲四面環海,擁有豐富嘅海洋資源嚟製造石灰...
09/04/2022

坪洲「豆」留

今次我地好榮幸請到著名KOL天水圍豆豆🐶為大家介紹坪洲!🥳👏👏

第1️⃣站係坪洲南面嘅勝利灰窰廠遺址 (圖一、二)!想當年因為香港好多行業,例如造船業、農業、建築業等都需要用到石灰,加上坪洲四面環海,擁有豐富嘅海洋資源嚟製造石灰 (蠔殼、貝殼、珊瑚等),所以石灰業喺坪洲曾經好蓬勃。喺19世紀末嘅顛峰時期,坪洲曾經係擁有11間灰窰廠。真係睇唔出坪洲呢個咁怡人嘅小島,喺以前原來係一個工業重鎮!😮😮

不過隨住戰後嘅科技發展,各行各業都分別搵到唔同嘅材料去取代石灰,加上農業發展衰落,石灰業自然都好難再發展落去。所以我地今日睇嘅呢間勝利灰窰廠都喺1970年代停工,而家只剩低一片廢墟。不過佢係香港工業發展嘅其中一個見證人,同時亦都係坪洲僅餘嘅灰窰廠遺址,所以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我地第2️⃣站就去到隔離嘅手指山 (圖三)。手指山係坪洲最高點 (95米),NO PRESSURE!上到去景色都唔錯,嚟得坪洲就唔好錯過喇!👉🏻👍🏻

第3️⃣站坪洲南灣 (圖四、五),係由灰窰廠行翻上碼頭、沿岸嘅一段路。呢段路就唔推介比各位益友喇🙏🏻,因為實在太愜意,景觀實在太好喇,豆豆實在唔想下次散步果時會撞到咁多人!😆😆

第4️⃣站係坪洲戲院 (圖六),現為坪洲遠東發展大廈,1978年開幕,1987年結業。

第5️⃣站係坪洲牛皮廠 (圖七、八、九),現為「秘密花園」。牛皮加工係當年坪洲其中一個重要嘅工業活動。過程係以灰窰廠嘅石灰將生牛皮加工。不過牛皮廠喺香港工業式微之後都停工,後來多得坪洲有心嘅居民將呢度打造成一個咁有藝術氣息嘅地方,令牛皮廠遺址可以保存至今。大家喺打卡嘅同時,都可以順便了解下坪洲嘅工業發展歷史呀~~🤧

第6️⃣站係坪洲公立志仁學校 (圖十),建於1935年,係坪洲第一間學校,同時亦係香港最早期嘅公立學校之一。全盛時期係有三四百個學生,當年香港嬰兒潮,志仁學校更加食住個勢,擴建埋北校舍。可惜時而勢易,學校喺2006年因為收生率不足而停辦😔😔。現時坪洲營運緊嘅學校得翻聖家學校。

未完待續......

#香港 #離島 #坪洲 #海島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勝利灰窰廠遺址 #手指山 #坪洲牛皮廠 #坪洲公立志仁學校

錦田洪聖宮一如香港大部分村落的廟宇,水尾村的洪聖宮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神壇,隨鄧族的發展演化成今天的洪聖宮。有別於香港大部分的洪聖宮,鄧族的洪聖寶誕擇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而非原本的農曆二月十三。在洪聖寶誕的正日,鄧氏族人會在洪聖宮前的一片...
09/04/2022

錦田洪聖宮

一如香港大部分村落的廟宇,水尾村的洪聖宮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神壇,隨鄧族的發展演化成今天的洪聖宮。

有別於香港大部分的洪聖宮,鄧族的洪聖寶誕擇於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舉行,而非原本的農曆二月十三。在洪聖寶誕的正日,鄧氏族人會在洪聖宮前的一片空地進行搶炮、放炮和獻供等祭祀儀式。

如今,洪聖宮被安上鐵欄,以防村民平日在空地踢波時會誤傷廟宇。

#香港 #元朗 #錦田 #鄧族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洪聖宮 #錦田洪聖宮

崇謙堂村崇謙堂村是少數以教堂取代祠堂的香港客家人圍村。台灣推廣歷史的youtube channel「cheap」曾在某條介紹客家人的影片中指出,由於地方上的宗教話語權被舊有仕紳所掌控,客家人作為外來人口在信仰選擇受到排擠時,為了應對這種污名...
26/03/2022

崇謙堂村

崇謙堂村是少數以教堂取代祠堂的香港客家人圍村。

台灣推廣歷史的youtube channel「cheap」曾在某條介紹客家人的影片中指出,由於地方上的宗教話語權被舊有仕紳所掌控,客家人作為外來人口在信仰選擇受到排擠時,為了應對這種污名化,都會傾向選擇外來宗教以迴避矛盾。

久而久之,信奉基督宗教就成為了客家人聚落的主要特徵之一。

#香港 #粉嶺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龍躍頭 #龍躍頭文物徑 #沙頭角 #崇謙堂村 #崇謙堂

聚星樓曾是用以「鎮水災、擋北煞」的風水寶塔,在近代被封為法定古蹟,擔當屏山文物徑的重要一員。古蹟辦網站在其屏山文物徑的條目言明:「文物徑計劃得以成功,最重要當然是得到屏山鄧族的支持。」如今,屏山鄧族因不滿政府的「光村」計劃,圍封聚星樓,並在...
25/03/2022

聚星樓

曾是用以「鎮水災、擋北煞」的風水寶塔,在近代被封為法定古蹟,擔當屏山文物徑的重要一員。

古蹟辦網站在其屏山文物徑的條目言明:「文物徑計劃得以成功,最重要當然是得到屏山鄧族的支持。」如今,屏山鄧族因不滿政府的「光村」計劃,圍封聚星樓,並在鄰近掛上橫額抗議。

文物徑何時能解封?仍是個未知數。

#香港 #元朗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屏山 #屏山文物徑 #天水圍 #聚星樓

鹿頸黃屋小巴從粉嶺市區出發,總站就位於鹿頸村的村口。你無須擔心要怎樣跟司機喊「有落」,你要說的只有下車時的「唔該」。你走到了鹿頸村的遊樂場,這是一個面積只有正常球場一半的籃球場,而且球框亦僅在其中一邊佇立。這或許反映了現代鹿頸村的處境:留下...
22/03/2022

鹿頸黃屋

小巴從粉嶺市區出發,總站就位於鹿頸村的村口。你無須擔心要怎樣跟司機喊「有落」,你要說的只有下車時的「唔該」。

你走到了鹿頸村的遊樂場,這是一個面積只有正常球場一半的籃球場,而且球框亦僅在其中一邊佇立。這或許反映了現代鹿頸村的處境:留下來的人不多,但總算還有些人在。

鹿頸村共有四座祠堂,其中屬於黃姓的有春儒黃公祠和黃氏宗祠,前者更是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翻查資料,鹿頸黃氏是在康熙年間復界後來到這地,故春儒黃公祠建於康熙年間。其後祠堂曾於1926年復修,最近一次復修是在2002年間進行。從祠堂門前的對聯,你可以追溯到黃氏的宗族來源——「文疆源遠」是指東漢著名孝子黃香,字文強(或稱文疆),相信任何人都曾經從「扇枕溫衾」的故事中聽過他的大名。另外「江夏家聲」指的是古時的江夏郡,黃香正是江夏雲夢人,亦即是今日中國湖北省孝感市的位置。

由此得知,在鹿頸黃氏的宗族歷史中,江夏是他們的發源地,著名孝子黃香是他們的祖宗,在康熙年間,他們就像其他的客籍族群一樣,來到了當時久未開闢的香港,發展自己的村落。在近年,大多數族人亦如其他棲身於北區的村民一樣,移居市區,甚或移民到其他國家。

你在鹿頸的遊覽過程中只看到了一位婆婆,她數十年來應該見過無數的登山客途經這裡。要是你大膽地向她請教村落的歷史,她應該會樂此不疲地跟你說上一個下午的故事。

#香港 #元朗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北區 #船灣 #鹿頸 #鹿頸黃屋

流浮山後海灣你穿過正大街,無視左右兩旁漁販和酒家熱情的招徠,來到了流浮山的海旁。在你眼前的是後海灣,港灣中靜靜地蕩漾著一個個的浮萍,偶然會有快艇在兩地穿插,打破這份寧靜。海的對面是中國的商業區,大廈林立。黃昏時天空被短促地被染紅,但十多分鐘...
09/03/2022

流浮山後海灣

你穿過正大街,無視左右兩旁漁販和酒家熱情的招徠,來到了流浮山的海旁。在你眼前的是後海灣,港灣中靜靜地蕩漾著一個個的浮萍,偶然會有快艇在兩地穿插,打破這份寧靜。

海的對面是中國的商業區,大廈林立。黃昏時天空被短促地被染紅,但十多分鐘後,夜幕降臨,大廈迸發出的寶藍色光芒成為了這個港灣最耀眼的存在。同樣作為港灣的夜景,它與維多利亞港最大的分別到底在哪?

#香港 #元朗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流浮山 #後海灣

橫洲公立幼稚園橫洲公立幼稚園就在二聖宮的旁邊,中間隔著一條通道,通道裡面正懸掛著一束束燃燒的螺旋狀線香。你越過彌滿著的煙霧,來到了幼稚園的後方。一群富有熱帶風情的散尾葵樹出現在你面前,為你指引了上豬郎山的路。原來這裡可以望到娛苑的後方,牆壁...
04/03/2022

橫洲公立幼稚園

橫洲公立幼稚園就在二聖宮的旁邊,中間隔著一條通道,通道裡面正懸掛著一束束燃燒的螺旋狀線香。你越過彌滿著的煙霧,來到了幼稚園的後方。一群富有熱帶風情的散尾葵樹出現在你面前,為你指引了上豬郎山的路。

原來這裡可以望到娛苑的後方,牆壁上天藍色的塗鴉相信不會是蔡寶田先生的傑作。繞過幼稚園的後方,又一間廢棄的建築物被你發現,這可能曾是一個公共廁所?

橫洲公立幼稚園的原址曾經是橫洲六村的醮場,時而勢易,它被改建為幼稚園,在停辦後亦成為了另一棟廢墟。

#香港 #元朗 #屏山 #橫洲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豬郎山 #二聖宮 #娛苑 #橫洲公立幼稚園

愈喬二公祠在十六世紀初,屏山鄧氏的十一世祖鄧愈聖和鄧喬林建造了愈喬二公祠。在1931~1941年以及1944~1965年兩段時間中,二公祠充當著達德學校的校舍,為屏山的子弟提供求學問的場所。除此以外,愈喬二公還有一個引人入勝的傳說故事,與元...
03/03/2022

愈喬二公祠

在十六世紀初,屏山鄧氏的十一世祖鄧愈聖和鄧喬林建造了愈喬二公祠。在1931~1941年以及1944~1965年兩段時間中,二公祠充當著達德學校的校舍,為屏山的子弟提供求學問的場所。

除此以外,愈喬二公還有一個引人入勝的傳說故事,與元朗幾個地名的由來息息相關。

相傳元朗毛姓的衙前村有位族人官至兵部尚書,他的三個兒子仗權勢橫行霸道,在當地農民必須經過的河流要道建造了三間大屋,強迫路過的待出嫁新娘必須先陪他們過一個晚上,才准放行。鄧愈聖的未過門媳婦深感受辱而自盡,鄧族深感不憤而上京告御狀,在狀詞中提到「衙前三府近皇洲」 (當中的「皇洲」實指「橫洲」),皇帝看到狀詞後勃然大怒,認為衙前村公然造反,不把自己放在眼裡,因此派了士兵去滅村。官兵將衙前村的村民盡數殺戮,旁邊的河流血流成河,染得血紅一片,當地亦從此被人稱為「洪水橋」(「紅水」橋)。

衙前村的一名孕婦僥倖逃過一劫,逃到大井一帶誕下一對龍鳳胎,把兒女姓氏由「毛」改成「盛」,取「剩下」的意思,相傳這是橫洲盛屋村的來源。

#香港 #元朗 #屏山 #橫洲 #旅遊 #本地遊 #深度遊 #愈喬二公祠

02/03/2022
娛苑二聖宮和娛苑分別被安放在分叉路口的左右兩端,步行距離只有百多米。當你的思緒尚回味著二聖宮的中式典雅時,紅磚尖頂、富有西方韻味的娛苑已出現在你的眼前。除了客家人的教堂外,仿佛很少西式建築會出現在香港人的圍村裡,於是娛苑就顯得格外不同。這座...
02/03/2022

娛苑

二聖宮和娛苑分別被安放在分叉路口的左右兩端,步行距離只有百多米。當你的思緒尚回味著二聖宮的中式典雅時,紅磚尖頂、富有西方韻味的娛苑已出現在你的眼前。

除了客家人的教堂外,仿佛很少西式建築會出現在香港人的圍村裡,於是娛苑就顯得格外不同。這座別墅的始創人蔡寶田其實是位土生土長的圍村人,他是自己故鄉東頭圍的知名人士。儘管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但憑著不懈的奮鬥、在南洋打工多年後,回到香港建立自己的建築生意王國,終於成了一位名震省港的大建築商。

這裡曾是《胭脂扣》的拍攝場地之一,在電影中充當著十二少的家。但它亦如幻作煙雲字的誓言一樣,自從蔡先生去世後就荒廢至今。只是門前的水池仍居住著由族人飼養的龜,水流生生不息。

駐足攝影的你留意到背後的汽車正咇咇聲響——原來你站著別人泊車的位置。你忘了,大宅前的空地早已為村民泊車之用。

#香港 #元朗 #橫洲 #南生圍 #旅遊 #深度遊 #娛苑

橫洲二聖宮在山貝河畔的東頭圍中左穿右拐,不消兩分鐘你便會發現這座規模不大但古意盎然的二聖宮。二聖宮是香港的廟宇中一個獨特的存在:它是由橫洲六村(忠心圍、東頭圍、西頭圍、楊屋村、林屋村、西頭圍)合力興建的廟宇;它雖然供奉洪聖,但沒有像絕大多數...
02/03/2022

橫洲二聖宮

在山貝河畔的東頭圍中左穿右拐,不消兩分鐘你便會發現這座規模不大但古意盎然的二聖宮。

二聖宮是香港的廟宇中一個獨特的存在:它是由橫洲六村(忠心圍、東頭圍、西頭圍、楊屋村、林屋村、西頭圍)合力興建的廟宇;它雖然供奉洪聖,但沒有像絕大多數的洪聖天后廟一樣,面前有個池塘,甚至廟宇面向的不遠處亦沒有海;你很難在香港找到另一座廟宇是車公和洪聖同住,但你可以在這裡找到罕見的「開山宿老」神像。

關於二聖宮的建成原因眾說紛紜,有人說這是一個因龍舟比賽而衍生的奇遇,有人說它源自一場對深圳黃氏暗地裡的報復,真實的答案到底是甚麼?誰知道。重要的已如廟內一座鑄成時間過三百年的銅鐘所言:「風調雨順。」望這片土地未來又一個三百年也是風調雨順。

Address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FreeTra 浮遊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Shortcuts

  • Address
  • Alert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Travel Agenc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