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7
旅遊,有人喜歡自由行,有人喜歡跟團走。我一向喜歡自由行,這是第二次跟團(第一次其實還是脫隊),卻因為人的因素,讓我動搖了原本的信念,這樣的團我一定要跟... 打從一開始團長的三不政策...起的不能比雞早,跑的不能比馬快,吃得不能比豬差...就開啟了這趟笑的旅程。接下來領隊的犧牲(被團員言語霸凌)卻能幽默應對,讓人一路的肚皮運動。最後登場的導遊... 歷史典故,聊若指掌, 還要能說故事有畫面, 輕鬆幽默的讓人感受西安文化的深厚底蘊。 西安市,古稱長安,歷史上曾有包括周、秦、漢、唐等在內的共13個中原朝代在此建都,也是漢唐時期絲綢之路的起點。3000餘年的歷史,從開啟文明的西周禮樂,一統中原的大秦王朝,到威名遠播的漢唐盛世,被譽為「天然歷史博物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的世界歷史名城之一,以及國際著名的旅遊目的地城市,西安目前有兩項六處世界文化遺產,數量居於中國前列。 華清宮,因楊貴妃在此泡溫泉,其內湯池被稱為華清池,唐以後被毀。1982年在此地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九龍池和海棠湯等遺址。海棠湯一名芙蓉湯,即"貴妃池",俯視像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據說楊貴妃有狐臭,洗溫泉能減低其味道,並使其皮膚細嫩。 剛好中午吃飯的時候有一道嫩雞,有位團員的妹妹剛幫他哥哥夾了三塊雞肉,旁邊有位團員突然冒出一句這雞有味道,馬上有人接口: 這是狐臭雞,喝貴妃洗澡水長大的,當場笑翻所有人,也害得這位團員掙扎好久才把雞肉吃下去。 就在華清宮裡,也是另一個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 西安事變。當年蔣介石的行轅五間廳,牆壁上還看得到彈痕累累。不過,根據導遊的說法,原來的彈孔其實沒這麼大,是被後來大量的遊客不斷的用手指挖大的,信不信由你囉! 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兵馬俑,在1974年被農民意外發現,1979年成立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至今挖出3個主要坑洞,6千多個栩栩如生的陶俑、陶馬和過萬件的兵器。規模最大的一號坑,展示了由步兵和馬車組成的龐大軍團,場面壯觀!二號坑還在挖掘中,可以看到尚未整理的出土現狀,與整理後的一號坑對比,就知道考古學家的辛苦與慢步調,剛好是其一輩子工作的最佳保障。三號坑最小,也是軍團的指揮部,古時稱為軍幕。文物陳列廳展示了兩座青銅馬車,是1980年於銅車馬坑發現的,尺寸為真實的一半,兩座馬車造型細緻,估計是秦始皇出巡時的景象。 秦始皇陵,據最新考古勘探資料表明: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宮是秦漢時期規模最大的地宮,其規模相當於5個國際足球場。中國考古學家們1974年春季就已經發現了秦始皇陵,但根據導遊的說明,秦始皇為防盜墓,陵墓中有大量水銀,在技術尚無把握之前,政府還一直不敢開挖,因此倒也保留了這麼一大片園林美景。只可惜當天我們到這裡時已近黃昏,雖有夕陽美景,但只能搭乘電瓶車匆匆繞行一圈,無緣細探。有位團員堅稱他有看到秦始皇向他揮手致意,愛開玩笑的一夥人又串出了一大段撿肥皂的限制級笑話,不知夜裡秦始皇是否真有入夢找他,但見第二天他走起路來總是怪怪的... 曲江池遺址公園,在原曲江池基礎上,重塑一座集歷史文化保護、生態園林、山水景觀、休閑旅遊、民俗傳承、藝術展示為一體的開放式城市生態文化公園。有很多表現唐代社會生活的雕塑,漫步其中,讓人籠罩在一片濃郁的大唐文化氛圍中。有位當地人,操著濃濃的鄉音,熱心的告訴我湖的對岸有"海妖",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問了導遊才弄清楚了是"寒窯",王寶釧苦守薛平貴十八載的遺址,當然又增添了笑料一則。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是中國唐朝佛教建築藝術傑作。大雁塔始建於公元652年(唐高宗永徽三年)。玄奘法師為供奉從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五層磚塔。大慈恩寺遺址公園裡種了不少銀杏,金黃色葉子與林間綠草、竹屋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圖案。而一片金黃色落葉不偏不倚在照相時剛好擋住一位團員的臉,又增添了不少的歡樂。 西安博物院位於薦福寺院內,通過院內的主題陳列“古都西安”,可以一窺西安千年的建都歷史和都城發展史。一部分文物出土於週,秦,漢,唐等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其中不乏精品文物,如唐代“三彩誕馬”,採用了無鞍無韁的造型,體現了唐代自由不羈的社會風尚。而一整排的唐代美女陶俑,豐腴的身材,讓在場的女團員們紛紛自嘲自己太瘦了,須努力加餐飯,才能展現國力... 同於薦福寺院內的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磚構建築,初建時為十五層,高約46米,塔基邊長11米,塔身每層疊澀出檐,南北面各闢一門。因為規模略小於大雁塔,並且修建時間偏晚一些,故而稱作小雁塔,但兩者其實並無關連。寺內至今還保存有一口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造的巨大鐵鐘,重達一萬多公斤。鐘聲宏亮,“雁塔晨鐘”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大唐西市,東市和西市是唐長安城的經濟活動中心,是中外各國進行經濟交流活動的重要場所。東市多上等奢侈品,以滿足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的需要。西市多是衣、燭、餅、藥等日常生活品,距離唐長安絲綢之路起點開遠門較近,周圍坊裏居住有不少外商,從而成爲一個國際性的貿易市場。今天我們說"買東西",就是源自唐代的東西市,如果當時市場是南北座向,就變成了"買南北",真是有趣。 陝西歌舞大劇院,唐樂舞是西安旅遊的夜遊重點,此劇院成立較早,舞蹈編排是西安的權威,保留了很多唐代舞蹈劇目,還有古代的器樂演奏,鴨子拌嘴和老虎磨牙兩個曲目令人嘖嘖稱奇,不過舞台設施也比較老舊。 袁家村,廣受當地人喜歡的傳統農村重新整建的觀光民俗村,類似台灣的九份老街,保留了古老土房的架構,很鄉土但重新整建並規劃每一家店都有各自的產品與特色,吸引許多遊客來此體驗農家樂。賣的吃的味道都不錯,挺有意思。 西安城牆,建於明代初1347-1379年,在1983年以後,陸續進行修復,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得最完整的城牆。呈長方形包圍了城中最繁華地區,東南西北都設有城門,城牆外有護城河。城門上有城樓和箭樓,內有甕城,敵台分佈四周共98個,用來觀察敵軍,城牆高12米,頂寬12-15米,全長13.47公里。可以租單車或乘坐環保遊覽車繞行一圈,但漫步感受古代守城將士居高臨下的雄偉氣勢,偶而還可能捕獲野生現代楊玉環(身穿金黃色禮服的年輕情侶在此拍攝婚紗照,準新娘的身材真是標準的唐朝美女,讓人不禁莞爾)。另外,高齡88的老爸一口氣就爬上數十階的城牆,也令眾人稱羨不已。 碑林博物馆 德髮長餃子宴,這種百形百味的構想最早可以追朔到唐代,當時有一位尚書令韋巨源,他呈給皇上的「燒尾宴食單」中便記載著花形餡料各異的「生進二十四氣餛飩」,依二十四節氣的不同設計出外觀不同內餡也不同的二十四種餛飩。 回民一條街,從西安市中心鐘樓向西100多米、穿過鼓樓門洞,就進入了西安回民歷史街區。著名的北院門小吃一條街,呈現多元文化氛圍,大約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點是青石鋪路,綠樹成蔭,路兩旁一色仿明清建築,或餐飲,或器物,均由回民經營,具有濃郁清真特色,深受外來遊客尤其是國外遊客的喜愛。 高家大院,在回民一條街裡,外表門面不大,但一走進卻是個古老的大宅院。古樸的建築與傢俱陳設,彷彿回到了清朝,還可以欣賞華陽老腔皮影戲,沉浸在歷史的氛圍之中。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1996年才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較晚發現的一處遺址。為了將原來遺址上破舊老房子的居民遷移至他處,還可看到頒發給願意配合搬遷的錦旗,可以想見即使是威權政府也得要恩威並治。大明宮,是唐長安城三大宮之一。始建於貞觀八年(634),從高宗時起,歷朝皇帝多此聽政,是二百餘年間唐代的政令中樞所在。宮平面略呈梯形,面積約3.2平方公里。宮牆周長約7.6公里,規模十分宏偉。 未央宮,是漢高帝七年(前200年)由丞相蕭何負責營建於長安,為漢朝皇帝主要朝會、燕居的宮殿。2014年未央宮以「前漢長安城未央宮遺跡」之名成為為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部分。遺址現今規劃為漢城湖遺址公園,巨型的漢武大帝雕塑,氣勢恢弘。有位女團員古裝扮相頗為雍容華貴,與漢武大帝還蠻登對的! Google My Map...西安景點參考地圖
https://tiyogo.wordpress.com/2017/11/20/%e5%8d%83%e5%b9%b4%e5%8f%a4%e9%83%bd-%e9%a2%a8%e8%8f%af%e5%86%8d%e8%b5%b7/
旅遊,有人喜歡自由行,有人喜歡跟團走。我一向喜歡自由行,這是第二次跟團(第一次其實還是脫隊),卻因為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