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萬事包

  • Home
  • 德國萬事包

德國萬事包 2017年秋天開張,紀錄我在德生活的所思所想,以及有趣的文化觀察

Hi 我是Kate,也有人喜歡叫我包包,目前為旅居柏林三年半的自由工作者,擔任過執行編輯、行銷企劃,目前專注文案撰寫、內容行銷和社群經營領域。

你對旅居生活有什麼想像呢?或者你也是旅居者之一?不管你在旅程中,或者即將啟程,希望這個小小的頁面,能引發你的小小共鳴!

也別忘了前往萬事包部落格,看看更完整的旅居須知唷!

【 德國育兒歡迎禮包  Willkommensbox für Baby 】睽違一年(其實是懶惰了一年),我回來啦!這一年除了之前的買房、搬家各種大小事之外,最重要的Project(?)就是我在德國生了個女兒!!歷經備孕、懷孕到生產,再到自行...
23/10/2024

【 德國育兒歡迎禮包 Willkommensbox für Baby 】

睽違一年(其實是懶惰了一年),我回來啦!

這一年除了之前的買房、搬家各種大小事之外,最重要的Project(?)就是我在德國生了個女兒!!

歷經備孕、懷孕到生產,再到自行坐月子、產後恢復,然後在老公結束育嬰假之後,現在跟兩個月的娃兒在家一打一,著實是個精神時光屋啊!

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有機會再來分享,這次先分享很貼心和很實用的育兒歡迎禮包!

德國算是相較育兒友善的環境,除了各種社會福利、支持系統之外,社會上大家對於小孩的喜愛和包容也相對較高,甚至各大賣場超市都會推出像這樣的免費育兒歡迎禮包。

只要懷孕了就可以到各品牌網頁登記,在懷孕的過程中,會陸續收到許多孕期建議和產品coupon,彷彿隨時都有個顧問在身旁,知道現在寶寶多大了啊、發展到哪裡了啊、媽媽要注意什麼啊,當然對於廠商最重要的「馬麻~可以開始準備買什麼了喔!」😆

即使知道是以行銷手段推出,新手孕婦和新手媽媽還是覺得很實用!

最重要的,在寶寶出生後,會收到歡迎大禮包!裡面有各式各樣的產品和禮物,尿布、奶嘴、濕紙巾、溢乳墊、小襪子、各種乳液和嬰兒油的試用包...等實用派用品,甚至有別出心裁的寶寶旅行包、安撫娃娃、繡著寶寶名字的浴巾、身高表、指導小手冊(裡面還有食譜!)

在面臨寶寶剛出生手忙腳亂的時刻,能收到這樣貼心的禮包,也未嘗不是一個很讚的支持力量?推薦在德國生產的媽媽們一定要去超市和藥妝店登記啦!!

#應該不會變成育兒粉專啦
#但受迫性斷更極有可能哈哈哈

【 Buchdruck 書籍印刷 - 德國文化關鍵詞(20) 】  古騰堡印刷機的發明,是歐洲史上重要的一次資訊革命,在近代電腦普及之前,這項活字印刷術數百年來就是西方書籍印製的主要方法,流程與15世紀剛發明時並無太大差異。  約翰尼斯・古...
03/11/2023

【 Buchdruck 書籍印刷 - 德國文化關鍵詞(20) 】
  
古騰堡印刷機的發明,是歐洲史上重要的一次資訊革命,在近代電腦普及之前,這項活字印刷術數百年來就是西方書籍印製的主要方法,流程與15世紀剛發明時並無太大差異。
  
約翰尼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是萊茵河畔大城市梅茵茨(Mainz)的貴族,根據其在金屬鑄造業累積的豐富經驗,於 15 世紀中期創造了這種使用活字排版的機械化印刷系統,雖然他並非發明活字印刷的第一人,關於他的生平事蹟也有各項爭議,但他仍為現代印刷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石。
  
然而,這項技術一開始並未受到太多矚目,當時由修道院士手抄製作書籍仍是主流,由於只抄錄少數經典書籍,且為了增加字體變化和頁面美感,還會特別製作美術字體的抄寫本。另外,對於這種內容固定、需要大量複印的經典,例如:拉丁文《聖經》,其實使用鎔鑄好的固定印版更為便利和耐用。
  
直到 16 世紀,由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翻譯的德文《聖經》才讓這項技術充分發揮並廣傳,簡便且快速的書籍印刷,在中世紀末期思想傳播上扮演關鍵角色。
  
大為降低的書籍印製成本,為出版品的種類和內容注入新動能,大量且平價的書籍,使得一般老百姓更容易取得,除了增加識字率並使知識普及化,知識分子可以用地區語言寫作並發行,促進民族國家概念成形,更促成爾後一系列社會和思想改革。
  
基於這個歷史背景,印刷從業人員在歐洲還兼有社會服務角色,在 19 世紀進入工業時代之後,他們還挺身而出,為工人階級爭取教育權利,因此德國有許多代表勞工利益的參政者和社會民主黨的政治人物都出身印刷業,例如:德國威瑪共和的首任總統弗利德里希·亞伯特、1920年代社會民主黨領導人之一菲利浦・帥德曼和東德首任總理奧圖・葛羅特沃…等等。
  
這篇最後還說了一個有趣的傳統,從前德國印刷業有一項類似成年禮的儀式,年輕的印刷學徒在受訓年限期滿之後,必須戴上有角的帽子進入考驗期( Postulat ),如果能熬過期間不合理的磨練,考驗者(印刷師傅)就會親自為他摘帽,並授予滿師資格,成為正式的印刷員,而據說這項「入行儀式」可能源自德國大學迎新的整人傳統!因為大學附近往往是印刷廠的聚集處,只能說,怎麼好的不學,學這個啦!
  
  

【 Puppenhaus 娃娃屋 - 德國文化關鍵詞(19) 】  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娃娃屋可以追溯至 16 世紀,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公爵Albrecht V.是藝術愛好者和蒐藏家,當時娃娃屋是做為小型藝術展示品而建造。  17至18世紀時,娃...
27/10/2023

【 Puppenhaus 娃娃屋 - 德國文化關鍵詞(19) 】
  
歷史上記載最早的娃娃屋可以追溯至 16 世紀,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公爵Albrecht V.是藝術愛好者和蒐藏家,當時娃娃屋是做為小型藝術展示品而建造。
  
17至18世紀時,娃娃屋的概念在紐倫堡 (Nürnberg) 及奧古斯堡 (Augsburg)的貴族家庭間流行,將他們華麗的房子等比例縮小,以彰顯財富,所以最早的手工娃娃屋幾乎可以視為藝術品,做工精巧,並保留著當時貴族宮廷的生活樣貌,有馬廄、僕人房間、客廳沙龍、帶著煙囪壁爐的廚房、富麗堂皇的餐廳…等,現在一些德國博物館裡都還有蒐藏展示。
  
除此之外,17世紀也有以中上階級房子為模板建造的娃娃屋,有其「教育」目的,旨在讓女孩子以有趣的方式,為未來擔任女主人、家庭主婦和母親的角色做準備,雖然不若貴族娃娃屋華麗,但沙龍、廚房、餐廳等各式迷你器皿仍一應俱全。
  
在工業化之後,批量生產的樣板娃娃屋普及於各階層家庭,娃娃屋玩具彷彿是個溫馨美滿中產家庭的縮影,甚至較貧窮的家庭也會用紙板手工製作簡易的娃娃屋,滿足對美好家庭的想像。
  
  
本篇作者是以兩篇書信的方式,書寫德國人對娃娃屋的想像和情感寄託。
  
第一篇背景設定在17世紀紐倫堡戰役中,面對外頭烽火無情,還想著為孩子的娃娃屋裝上堅固護牆板、製作迷你生活用品、添購魯特琴和遊戲迷你骰子的人們,對照著殘酷的戰爭現實,我想這裡的娃娃屋是「圓滿的家」的暗喻。
  
第二篇更隱晦有趣,以巴伐利亞最瘋狂的「童話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寫信給他最青睞的德國劇作家華格納 (Richard Wagner)各種抱怨,除了點出當時巴伐利亞戰敗,受迫加入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帝國等歷史背景,更吐露出這位瘋狂的國王一心只想完成他心中的娃娃屋-「新天鵝堡」的心路歷程。
  
說到底,不管是紙板糊的簡陋娃娃屋,還是巨資建造的城堡娃娃屋,娃娃屋最終是人們對「家」和「歸屬」的寄託吧。
  
  
另外補充一下,在英國溫莎城堡的瑪麗皇后娃娃屋(Queen Mary's Dolls' House),是世界上最大的娃娃屋,用1:12的比例,展示著當時1920年代最好、最現代的英國商品和家具,之前去參觀的時候真是嘆為觀止!可惜不能拍照,有計劃去英國玩的人,可不要錯過溫莎城堡內的皇后娃娃屋啊!
  
  

#搬家還沒整理完但至少書找到了
#終於復更的作者😂

【因為搬家而再次休刊的不負責任作者】從溫暖的葡萄牙回到冷吱吱的柏林之後,除了天氣的改變,我的日常也有了劇烈的變化!不管搬家幾次,總是會低估搬家的勞累和慌亂程度,導致我這兩週過著高強度勞動人生,即使請搬家公司承包了最費力的部分,但打包、拆傢俱...
20/10/2023

【因為搬家而再次休刊的不負責任作者】

從溫暖的葡萄牙回到冷吱吱的柏林之後,除了天氣的改變,我的日常也有了劇烈的變化!

不管搬家幾次,總是會低估搬家的勞累和慌亂程度,導致我這兩週過著高強度勞動人生,即使請搬家公司承包了最費力的部分,但打包、拆傢俱、打掃、組裝傢俱、拆箱、整理歸位、辦了各項公共服務遷移,還是耗費極大心力,在一切整理好之前,現在每天都還是活在工地中,累到每天沾到床就昏睡到不省人事。

然後《德國文化關鍵字》這本書,也被我早早的不知道打包進哪個寫著Books的紙箱中,至今還沒拆開,直接非受迫性(?)休刊😭😭😭

昨天一早七點多工人就來家裡施工,我們八月就訂好的新廚房終於蓋好了!最近每天都很狼狽,這大概是我們家現在最整齊的地方了,即使一顆裸燈,也能照出萬丈光芒,差點以為我累到升天😂

希望下週五能夠再次恢復德國文化關鍵字連載(讓我先去把那本書從紙箱挖出來),也希望大家可以再回來一起討論啦!

#搬家的累竟然可以壓過有新廚房的興奮
#千萬不要輕易嘗試搬家

【 本週關鍵字休刊,因為葡萄牙太讚了😂】今天都在Sintra跑山(?),據手機統計,我走了約1.6萬步,爬了約50層樓的高度,累到無法寫出太深刻的分享文,只好先分享這幾天在葡萄牙🇵🇹的美麗照片!簡要心得:.10月葡萄牙,天氣真是太完美了,絕...
06/10/2023

【 本週關鍵字休刊,因為葡萄牙太讚了😂】

今天都在Sintra跑山(?),據手機統計,我走了約1.6萬步,爬了約50層樓的高度,累到無法寫出太深刻的分享文,只好先分享這幾天在葡萄牙🇵🇹的美麗照片!

簡要心得:
.10月葡萄牙,天氣真是太完美了,絕對不要跟歐洲人擠夏天到南歐,又貴又熱又擠
.葡萄牙是名符其實的山城,有一雙好走的鞋,重要性勝過任何事物
.顏色很繽紛,花磚很美,海鮮和蛋塔吃爆
.葡萄牙和英國一樣,比德國慢一小時

【 Schrebergarten 市民農園 - 德國文化關鍵詞(18) 】  剛搬到柏林時,住家附近有一大片市民農園,規劃排列得井然有序,我們有時會繞進去散散步,尤其春夏季,看看各家園地爭奇鬥豔,各有一番風格,而秋季時,還能在農園門口撿到剛...
29/09/2023

【 Schrebergarten 市民農園 - 德國文化關鍵詞(18) 】
  
剛搬到柏林時,住家附近有一大片市民農園,規劃排列得井然有序,我們有時會繞進去散散步,尤其春夏季,看看各家園地爭奇鬥豔,各有一番風格,而秋季時,還能在農園門口撿到剛剛收成的有機蔬果。
  
燃起農夫魂的溫尢被燒到,逼著我去查要如何申請,後來才發現是由「柏林園圃之友協會」管理,下轄柏林各區分會,並制定相關規章和費用,而整個德國竟然還有「聯邦園圃之友協會」,原來是個龐大有系統的傘狀組織!
  
現在歐美有許多國家都有這樣的市民農園,追溯歷史,市民農園最早起源於德國,也最盛行於德國,德國也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市民農園法」的國家。
  
該法有著鉅細彌遺的規定,舉凡:園內樹木到圍籬的距離( 最少1.5m )、菜圃園須佔地1/3、必須優先種植當地植物品種、園內農房小屋不得超過24平方公尺、不可以挖地下室、不得鋪設水泥步道、整理農園的時間、只租不賣、每個承租市民農園有義務參與公共勞務(整理水肥、除草等等),典型德國 SOP 狂魔 style。
  
雖然有著各項規定,但不減城市德國人的興致,就算每年得多花 300-600 歐承租、得花上許多金錢和精力打理、得在申請花園的名單上等待許久,仍只為了在喧囂的城市中,保留一畝親近自然的可能。
  
本篇採用的關鍵字「施瑞伯園圃 Schrebergarten」,源自紀念萊比錫大學醫學院教授 丹尼爾・施瑞伯,他曾針對工業化導致都市青少年的身心問題,提倡一些教育改革理念,爾後被認同其理念的教育改革家,用來命名德國第一座市民農園,後來德國人便沿用這個名稱。
  
市民農園一開始因為不同目的,有著不同的名字,但有著相似的樣態,在 1921 年由德國各地的施瑞伯園圃 、自然療育農園、窮人農園、工人農園和柏林園圃之友會,共同組成「德國市民農園協會」(Reichsverband der Kleingartenvereine Deutschlands),也就是上述聯邦園圃之友協會的前身,而現在市民農園也就主要統稱為「小花園(Kleingarten)」。
  
市民農園最蓬勃發展的時期是在戰後的東德,在德國統一前一年的夏天,東德官方統計有高達二分之一的家戶從事市民農園的私作。相較於西德,東德對於市民農園的規定較為寬鬆,使之發展更像休閒田園生活,例如:市民農園法原本不允許在農房小屋過夜,但在東德許多人會在園裡度過週末和假期,舉辦許多節慶活動,成為家戶最重要的休閒。
  
你是否也有注意過德國的小花園呢?我個人覺得這是個不錯的雙贏方法,現在的小花園,除了自給自足的精神猶在,也轉變成一種享受、親近自然的生活風格,在城市裡築起一個個繽紛又獨特的空間,也綠化並改善了郊區景觀,而不是放任荒廢。
  

  
  
最近忙著搬家,下週還要去葡萄牙旅行,忙到比較少發文,但還是先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唷!

【 Vereinsmeier 社團的活躍份子 - 德國文化關鍵詞(17) 】  ** 再次說在前面,這一系列是我讀《 Die deutsche Seele》這本書的摘要和感想,這本書有兩位作者,都是德國人,他們從選擇的 64個關鍵字中,表述...
22/09/2023

【 Vereinsmeier 社團的活躍份子 - 德國文化關鍵詞(17) 】
  
** 再次說在前面,這一系列是我讀《 Die deutsche Seele》這本書的摘要和感想,這本書有兩位作者,都是德國人,他們從選擇的 64個關鍵字中,表述各自的觀點和文化觀察。
  
做為閱讀者,我嘗試用我在德國的生活經驗理解和整理本書各篇脈絡,兩位作者的觀點、用詞當然有局限性和立場,做摘要和筆記的我也會有,看我分享文章、留言的你也會有,公開平台本來就有各方的批評,若有不同想法歡迎直接留言跟我討論,但請勿過度解釋、邏輯滑坡、扣帽子,謝謝。
  
  
-----------------
  
本篇作者探討日耳曼人從孤僻的個人主義者,轉變為活躍的社團參與者的變遷,除了 17-18 世紀逐漸形成的市民階級參與,在與拿破崙戰爭後,逐漸覺醒的德意志國族/民族主義,也促使人們有更近一步社交、團結的需求。
  
日耳曼民族常被認為性格古怪、孤僻、不合群,這樣的民族習性甚至直到 20 世紀都還被其他歐洲國家貼著標籤,的確,日耳曼的老租先並不喜歡群居,散居的生活讓他們可以安然自得地,守著自己的村莊、水源、樹林和氏族,維持最低度的社交。
  
17 世紀開始,受過教育的德國人開始苦惱於自己的社交能力,與法國人、英國人、義大利人活躍的社交生活相比,德國人相形見絀。
  
但與此同時,要讓彼此以有教養的方式交際應酬,首先需要一種有教養的語言。
  
德意志地區從中古世紀跨入近代的過程中,語言處於一種困窘狀態,即使有馬丁路德德譯版《聖經》為通用標準德語立下基石,很長一段時間各地仍然使用自己的方言,德意志貴族使用法語交談,有份量的學者則以拉丁文寫作。
  
所以,德意志地區最早的一批民間團體,竟然都是語言協會!這些社團致力於「恢復德語的純淨,把德語從外來語的滲透與箝制中解放出來」,一致認為抵抗外來語充斥是日耳曼地區的當務之急,與之相輔相成的時代背景是:德意志文化與民族的覺醒、塑造與認同。
  
德意志人民早期的社交生活是從漢薩城市開始活躍起來的,尤其漢堡,這裡有商人、工匠師傅、藝術家及贊助藝術家的貴族,做為自由城,居民的社會階層比較模糊,有利於滋養新的社會形態,甚至在那個婦女不太拋頭露臉、僅有男士專屬俱樂部的時代,成立了不分男女的讀書會社團。
  
但德意志女性開始在公開的社交場合展露頭角、成為主導,是柏林文藝沙龍出現後,當時有名望的仕女在自家舉辦文藝沙龍,許多文人雅士參加聚會、交流意見,一時蔚為風潮,可惜的是,文藝沙龍在 25 年左右的全盛期後,卻很快邁向衰弱。
  
除了其中一些男性為主的社交集會,脫離女主人沙龍,成立自己的社交圈之外,當時面臨拿破崙軍政府佔領,軍政府持續監督當地可能的陰謀反叛活動,讓民間失去許多集會自由(當時的確有以文藝沙龍形式掩護的顛覆性集會)。
  
且因應時代風氣的轉變,知識分子思想從世界主義轉向德意志國族主義,強調愛國精神,有些組織以男士合唱團、體操運動等名義,強化國族意識、訓練體格、陽剛意象,以利之後對拿破崙的民族解放戰爭。
  
那時普魯士人民僅有限制性集會權,所組社團不得對政治發表意見,官方規定下迫使許多民間團體走向庸俗化。
  
儘管有著這樣的歷史發展背景,這些形形色色的社團也顯示,德意志民族的社交活動更加多元了,政治風氣更加鬆綁後,近代德國有著超過 60 萬個民間社團,依法有著章程、會費和執行規則,成為許多德國人參與各項議題、公益、興趣的生活場景之一,也是現在德國公民社會活力的來源。
  
  

#你是否也有參與德國的社團呢

【 最近負能量有點多的德國 】  上週末,柏林地標布蘭登堡門被氣候保護組織「 Last Generation 」噴漆抗議,引發軒然大波。  由於布蘭登堡門是本週末世界馬拉松六大賽事之一「柏林馬拉松」的起跑和終點站,清潔人員正努力還原古蹟,預...
19/09/2023

【 最近負能量有點多的德國 】
  
上週末,柏林地標布蘭登堡門被氣候保護組織「 Last Generation 」噴漆抗議,引發軒然大波。
  
由於布蘭登堡門是本週末世界馬拉松六大賽事之一「柏林馬拉松」的起跑和終點站,清潔人員正努力還原古蹟,預計花費納稅人三萬五千歐元(約120萬台幣),而目前有 13名抗議人士被捕。
  
Last Generation 組織要求德國採取更積極的政策,應從 2030 年起停止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現在聯邦政府的目標是到 2045 年實現氣候中和經濟。
  
目前該組織於德國各地採取非暴力對抗手段,在城市重要幹道靜坐阻擋車流,並用混合強力膠塗抹於手上和路面上,妨礙試圖拉他們起來的警察,而警察也已經發展出對抗強力膠手段:用沙拉油。
  
從上週開始,Last Generation 在柏林進行新一輪抗爭,昨天在柏林市區就阻擋超過 20 條重要幹道,造成全市多處交通癱瘓,柏林出動超過 500 名警察,與 150 名抗議者對峙,但新聞報導最後有點幽默:「 從2022年以來,柏林警察使用 454 公升菜籽油和葵花籽油鬆開示威者。」(重點為什麼是油!😭)
  
  
然而,也是上週,慕尼黑愛樂(Münchner Philharmoniker)的音樂家們,為了支持「氣候友好」搭乘大眾運輸,但因為惡名昭彰的德鐵三番兩次延遲,導致整團花了 10 小時才從科隆抵達柏林(原訂4.5小時多)趕不上在柏林音樂節表演,精疲力盡之餘,還被迫取消之前的廣播演出。
  
  
最後,因為 Last Generation 的阻礙行動憤怒的一些柏林人,對示威者罵道:「在你們的幫助下,德國另類選擇黨 ( AfD ) 將獲得超過 25% 的選票!」但搞笑的是,其實 AfD 的氣候政策與 Last Generation 完全相反,他們否定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甚至支持露天煤礦開採。
  
不過這樣社會對立激化,的確有利極右翼民粹政黨 AfD,在今年不但首度攻克地方選舉,拿下行政權,在近期邦議會選舉民調中大幅增長,明年有望攻進德東邦議會,甚至邁向 2025年聯邦議會大選組閣。
  
反歐元起家的AfD,爾後靠著反移民、反菁英、種族主義和極端保守主義壯大,塑造對立、強調相對剝奪感,在德國目前經濟不振的狀況下,政客們高大上的理想很容易讓人民失望、厭煩,AfD 打著 「Alternative」的方案,成為對現狀不滿的選民的怨氣出口,而德國這台負能量列車,似乎還沒有要停下的跡象。😮‍💨

【 Kulturnation 文化國 - 德國文化關鍵詞(16) 】  本篇探討從神聖羅馬帝國瓦解之後,中歐地區的德意志民族對於文化、土地、民族、政體、國家概念的思辨過程。  中歐這塊土地,在歷史長河中,很常是部落、邦國林立的狀態,缺少強而...
15/09/2023

【 Kulturnation 文化國 - 德國文化關鍵詞(16) 】
  
本篇探討從神聖羅馬帝國瓦解之後,中歐地區的德意志民族對於文化、土地、民族、政體、國家概念的思辨過程。
  
中歐這塊土地,在歷史長河中,很常是部落、邦國林立的狀態,缺少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十八時世紀末,法國大革命的精神衝擊人們的思想和信念,也對民族國家的形成產生深遠影響。
  
然而,當時德意志人民雖然會哀嘆神聖羅馬帝國的分崩離析,但始終缺少建立統一民族國家的動力,直到之後德意志地區被拿破崙法軍入侵時,才驚覺,啊!必須緊急展開「保衛祖國」的全體動員。
  
但此刻問題來了,身為德意志民族的一員,到底該「保衛」什麼?當時的德意志地區政治一如往常地割據分裂,於是,人民乾脆撇下棘手的「政治」,改談「文化」做為全民族的認同標竿。
  
(是說這齣戲碼,至今似乎仍在世界各地上演著)
  
於是「 Kulturnation 文化國」的概念受到德意志民族的狂熱推崇,以歌德和席勒兩大德意志文學巨擘為首的「威瑪古典主義」( Weimarer Klassik ),結合當時哲學啟蒙思想為基礎,德意志知識份子們聚集在宮廷沙龍,暢談著世界主義和文化國理念。
  
引用本篇作者對席勒主張的評論:「所謂的『文化國』並沒有自己的疆土、政權和威信,對於德意志民族而言,它就是一種為個人自我而存在的『內在』國度。」
  
顯然,這種消極且內向性的見解,並未能解決德意志的國族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文化國概念的確為德意志民族留下深遠的影響,即使之後德意志地區脫離拿破崙統治,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帝國,文化國概念的影響力仍在持續。
  
歌德與席勒兩位文學家所留下的威瑪古典主義思想及豐富文化資產,成為「德意志文化國」的中流砥柱,甚至在一戰戰敗,德意志帝國瓦解後,促成「威瑪共和」政體。
  
在近代「文化國」這個概念則被賦予直接的政治任務:成為在東、西德分裂的時代背景下圓滑的外交辭令,緩和了兩個德國政體間的歧異性,是二十世紀後半葉德國人處理政治困境的工具。
  
而除了在冷戰時期德國分裂的特殊狀態,「文化國」的概念也以「歸屬德意志文化的模式 ( Zuordnungsmuster )」存在於戰後德語區國家,因此,德國最重要的文學獎也會頒給瑞士人和奧地利人、盧森堡廣播電台會使用德國發射站訊號、瑞士和奧地利的電視節目也會在德國頻道播出。
  
最後,本篇作者給了一個蠻好的提問:「當德語系國家已經成為邊界開放的歐盟申根國時,德國人現今的『文化國』概念又是什麼?」
  
本篇作者認為,為人民創造出擁有共同歸屬感的有利環境,已非國家憲法所能處理,只能借助文化的觀點和力量。
  
但我另外想問的是,在網路世代、邊界更為模糊的現今,大眾文化細碎成小眾文化的趨勢中,文化國還會在嗎?想像的共同體與民族國家,下一步何去何從?
  
  
#附圖為威瑪德國國家劇院前歌德和席勒的紀念雕像

【 飛地封鎖 與 柏林空橋 】  1948年6月28日,第一批滿載著物資的美國和英國飛機,分別降落在西柏林 Tempelhof 和 Gatow 機場,展開了為期將近一年半的「柏林空橋」(Berliner Luftbrücke)行動。  為什...
12/09/2023

【 飛地封鎖 與 柏林空橋 】
  
1948年6月28日,第一批滿載著物資的美國和英國飛機,分別降落在西柏林 Tempelhof 和 Gatow 機場,展開了為期將近一年半的「柏林空橋」(Berliner Luftbrücke)行動。
  
為什麼會有這場柏林空橋救援行動?到底救援什麼?必須先回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說起。
  
1945年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後,被美、蘇、英、法四個戰勝國分別佔領管轄,美英法佔領西德,蘇聯則佔領東德。
  
前帝國首都柏林,雖位於蘇聯佔領區 (東德) 中,但做為四國總司令部管理、協調和控制的駐紮地,也被劃分了佔領範圍,分成了美英法佔領的西柏林,和蘇聯佔領的東柏林,西柏林成了一塊被東德包圍的西德飛地。
  
三年後,1948年3月,西方盟軍與蘇聯矛盾加深,蘇聯退出盟軍控制委員會,並離開離開柏林盟軍司令部,決定走自己的路,而6月開始的「貨幣改革」,讓衝突全面升級。
  
由於戰後通膨,德國馬克不斷貶值,造成黑市猖獗,影響經濟發展,盟軍委員會打算進行貨幣改革,但西方盟國與蘇聯意見不同,互不承認對方發行的新貨幣,此時的柏林,不但有四個佔領區,還有兩個貨幣區。
  
作為立即反應,從6月19日起,蘇聯陸續封鎖通往西柏林的水路、陸路和鐵路運輸,更切斷西柏林的供電,意圖藉此逼迫西柏林投降,進而將整個德國納入蘇聯體系,從現在往回看,可謂「冷戰第一場戰役」。
  
人口220萬的西柏林,此時面臨全面斷糧、斷供的困境,僅戰勝國於1945/46年《航空協定》中商定的三條空中走廊沒有受到影響,故西方盟軍打算組織一場空前絕後的空中補給行動。
  
於是出現了第一段所出現的場景,此後,每天滿載著補給品的飛機不斷地飛向西柏林,提供基礎營養的食品、鹽、油、藥品、生活雜貨,還有主要的「煤炭」,以確保能源供應,度過寒冷的冬天。
  
在最高峰時期,盟軍一天內運輸了12,940噸的貨物,起飛了1,398架次的飛機,平均每 62 秒就有一架載貨飛機降落在柏林,整個時期運送了210萬噸貨物。
  
此一行動受到西方媒體廣泛的正面報導,西方民心及士氣大振,並結合其他經濟反封鎖的手段,造成蘇聯貿易損失,迫使蘇聯於隔年1949年5月12日解除對西柏林的封鎖。
  
1949年9月30日,美國最後一架飛機載著10噸煤炭降落 Tempelhof 機場,1949年10月6日,英國最後一架運輸飛機也完成任務,柏林空橋任務正式結束,成為柏林史上一段團結的佳話。
  
(故事待續....)
  
  
-------------------------------------------
  
上週有朋友推薦了前陣子流行的一張圖,很多人分不清東、西德和東、西柏林,想說來講一下關於這時期的一些小故事,有些在之前上德文課時討論過,有些則是在柏林走跳就逐漸了解的街口小歷史,希望有興趣的人可以多多一起來看看和討論囉~歡迎分享你的觀點和心得給我!

【 Fachwerkhaus 傳統木桁架建築 - 德國文化關鍵詞(15) 】  傳統木桁架建築( 外露木骨架建築,或我簡單稱為木框建築 )是德國的文化標記之一,大家到德國旅遊,應該拍了不少照片吧?許多旅行紀念小物也都有木框建築的身影,郵票、...
08/09/2023

【 Fachwerkhaus 傳統木桁架建築 - 德國文化關鍵詞(15) 】
  
傳統木桁架建築( 外露木骨架建築,或我簡單稱為木框建築 )是德國的文化標記之一,大家到德國旅遊,應該拍了不少照片吧?許多旅行紀念小物也都有木框建築的身影,郵票、磁鐵、明信片、小模型,你是否也有蒐藏呢?
  
雖然木桁架建築並非起源於德國,也不是只有德國有這樣的建築群,但世界上卻沒有民族能像德國人如此鑽研這項木造建築技術,並在某種程度上融入的自己的文化,可以說,這項工藝確實在德國發揚光大,並被好好傳承保留下來,成為德國之所以為德國的一個獨特風情。
  
木桁架建築是綜合德國人喜愛的美感呈現:古樸、對稱、木質、精湛的工匠手藝,且帶有傳統與傳統所蘊含的「可靠性」。
  
這是一般人皆可以理解並執行的建築技術,藉由切割、卡榫和連接格狀的木構架,並填入格子內的磚泥土,便能將房子砌築起來,甚至不使用釘子和螺絲,完全命中喜愛穩定、喜愛 DIY 的德國人特性。
  
德國的城鎮興起於中世紀,也是人們大量建造木桁架建築的時期,在 20 世紀 80 年代,德國掀起一波從多元面向發掘中世紀歷史的熱潮,而這段往回追溯的潮流,讓越來越多德國人對木桁架建築產生興趣,進而將這種建築視為德意志傳統的一部分。
  
(我認為,也許這也為當時分裂成東西德、面對國族認同徬徨的德國人,錨定了部分文化意志)
  
至今,傳統木桁架建築形塑了許多德國城鎮的老城區,即使許多地方經歷二戰的轟炸,經過重建和修復,仍盡力保存著這種古老的樣式,而讓德國老城區有了標誌性的特殊魅力。
  
此外,橡木因為其防潮、防腐和防蛀的特性,是木桁架建築最理想的材料,而橡樹很長時間裡也是德意志民族的象徵之一,有著永垂不朽的精神,我想這也是德國人為何獨愛木桁架建築的原因吧!
  
最後,我們在木桁架建築上纏纏繞繞說了這麼多,好像還沒直指核心,摘錄本篇最後一段結語,我覺得才是這篇最關鍵的地方:
  
「…德國人對於傳統建築的新態度,意味著重新親近與尊重自己生活所在的地方史。納粹犯下的滔天大罪,讓德國人至今仍畏於表現民族精神以及愛鄉愛國的情操,歐洲其他國家的人民依舊擔憂德國軍國主義的復燃。
  
在這道歷史陰影下,德國人嘴巴上說木桁架建築,心裡想的卻是傳統,也就是德意志民族的傳統。總之,這種隱藏式的表達讓他們不用表露心跡,這就好比德國人提到生態,其實是在指家鄉,因為這麼說就不會引起注意,不會啟人疑竇。」
  
生活在大城市,尤其被二戰摧毀的柏林市區,我其實比較難見到木桁架建築,附圖為本篇作者提到的幾間德國標誌性木桁架建築,在德國各地旅遊時你有拍照嗎?還是你住的地方就有這樣的建築群呢?
  

【 德國真的變貴很多嗎? 】  前幾篇講歐洲旅遊變貴的文章,有朋友留言詢問德國物價,但我實在不是什麼經濟學專家,這篇用我的日常生活,大概感受一下物價變化。  溫尢和我大概從 2020 年開始有家庭記帳習慣,那時候疫情剛開始,三月趕在封城前我...
06/09/2023

【 德國真的變貴很多嗎? 】
  
前幾篇講歐洲旅遊變貴的文章,有朋友留言詢問德國物價,但我實在不是什麼經濟學專家,這篇用我的日常生活,大概感受一下物價變化。
  
溫尢和我大概從 2020 年開始有家庭記帳習慣,那時候疫情剛開始,三月趕在封城前我們搬到現在的租屋處,之後生活就比較沒有太大變動,所以看一下這三年半左右的家庭記帳本紀錄,還是可以感受到物價的波動。
  
先說結論,就我們兩個有點宅又不是特別宅的普通生活,三年半生活必要成本上升了約 11% 左右,若加上旅遊、外食、興趣購物等非必要開銷,成本上升了25%。
(德國統計局消費者價格指數,以2020年二月為基準=100,目前統計2023年七月=114.6)
  
非必要開銷的部分變動比較大,是因為 2020 年幾乎都在德國疫情封控中度過,每天宅沒什麼花費。
  
  
那現在我們兩個人的柏林小家庭,基本開銷的分配是如何?
  
▌住宿佔所有開銷約1/3,約1000-1200歐/月
  
德國因為有租金漲幅限制,我們算是比較幸運的把租金控制在 2020 年的價位,但今年物業管理費也被調漲,加上電費、暖氣、網路等等漲價,所以整體漲幅約 10%。
  
但許多朋友今年搬家,類似區域物件可能要抓1300-1800歐才有機會,我們對面較新的建案,月租金平均約2000歐(約台幣6.5-7萬),所以許多學生或單身者,會以合租方式來分攤租金,因為新租約符合條件下,可以不受漲幅限制,目前柏林房租漲幅已經有點失控。
  
  
▌食材和餐飲,約 700-800歐/月
  
我們基本上天天都自己煮,週末偶爾外食,我們雞蛋和一些蔬果會選擇有機品消費。飲食整體漲幅,我們不負責任的家庭記帳簿顯示約是20% 哈哈
  
其實食材確實變貴,但更明顯的是外食,柏林算是德國相對物價便宜的城市,疫情前我們兩個人在餐廳吃飽飽可以在30歐以下,現在相同餐廳大概要35-40歐才行,不然就是價格沒動,份量卻減少。
  
附圖是我家附近的網紅早午餐店(明顯致敬韓國的 EGG DROP😂),我們點這樣一份是21歐(台幣720),不過相較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我們大柏林還算是可負擔,沒比較沒傷害。
  
  
▌交通和旅行,平均約400-500歐/月
  
其實交通票漲價幅度雖然驚人,但做為長期居民,我們都是柏林交通年票,加上德國政府一直推出補助政策,整體沒什麼變化,主要收割短期觀光客(誤)。
  
比較明顯的支出在旅行上,我們一年大概會回台灣一次,規劃出國一到兩次,平均下來一個月就比較多一點,但其實是集中在幾個月份。最驚人的漲幅是回台灣的機票,疫情前來回台灣是500-600歐/人左右,現在是平均1000歐/人。
  
  
▌其他雜項支出,400-500歐/月
  
這部分花費包含一些電子娛樂訂閱費用、行政費、電話費、生活消耗品採買、居家用品(小家電、傢俱更替)、保險、藥品保健品、健身房、書籍和進修課程等等。其實一些小小的錢,算年度總帳在平均的時候,才會發現累積下來其實不少,也大致跟物價漲幅差不多,但這個跟個人消費習慣比較相關,就參考參考。
  
  
所以算下來,我們兩個住在柏林市區的一個月平均花費約要2500-3000歐左右(台幣8.5-10萬),有孩子的家庭可能就會更高點,單身者就更低一點,當然也會取決於個人生活型態的選擇、居住區域和消費習慣,會有個別差異。
  
德國不同城鎮的落差也不小,漢堡、慕尼黑和法蘭克福等城市會比柏林消費再高一點,但考量上也須把薪資差距也算進去,整體而言,德國還是比西歐其他國家物價稍低,比南歐、東歐稍高,觀光區另計😂
  
  
以上是我們綜合不負責任家庭記帳簿+柏林近況觀察+朋友們八卦(靠杯漲價)的平均物價分享,我覺得這幾次回台灣,也是漲價不少啊啊啊!台灣朋友們也苦哈哈吧?
  
  
--------------
題外話:
  
今年我開始比較有規律的周更,有關注的朋友會發現,週二通常是我對各種德國議題、時事和觀察的分享,週五則固定是我對《德國文化關鍵詞》這本書的閱讀筆記。(今天週三是意外,昨天我太忙了哈哈)
  
相較於去年挑戰「旅居人生」日更(當然失敗了,日更要人命),今年比較少分享我的日常生活,新來的朋友也就比較少認識我本人及本人很宅的生活(誤),因此我也還在摸索,如何平衡文章的方向。
  
德國住久了會失去新鮮的眼光和很厭世 ( 嗯? ),很多朋友留言都是我靈感的來源啊!大家如果對德國或旅居生活有什麼好奇,也可以多多留言給我!如果可以,我會用本人又宅又有趣的生活經驗來勸世,喔不對,來分享。
  
  
#瘋狂漲價的年代
#唯一凍漲的只有薪水😩

【 Feierabend 下班 - 德國文化關鍵詞(14) 】  你下班了嗎?週五晚上通常比週日晚上快樂好幾倍!你說是吧?  Feierabend 是德語組合詞,Feier 節日+Abend 晚上,原意指「節日的前夕」,爾後在中世紀工匠文化...
01/09/2023

【 Feierabend 下班 - 德國文化關鍵詞(14) 】
  
你下班了嗎?週五晚上通常比週日晚上快樂好幾倍!你說是吧?
  
Feierabend 是德語組合詞,Feier 節日+Abend 晚上,原意指「節日的前夕」,爾後在中世紀工匠文化中被重新詮釋為「下班」,而工業革命後,因工廠作息,人們則更明確地切割上、下班的時間概念。
  
( 但我是以「下班=值得慶祝的晚上」來記這個字的,因為 Feier 也有慶祝之意,感覺也很合理啊)
  
本篇作者探討德國人對於下班後休閒時間的運用與信念,包含:自我充實、追求精神與身體健康、必須完成一些有意義的事,以及對於美式「庸俗而膚且、資本主義娛樂文化工業」的批判。
  
基於理想,德意志地區新興起的中產階級,曾創造出一系列機制,例如:在 1900 年前後,建立許多社區學院 ( Volkshochschule ),提供許多進修課程,鼓勵勞工們在下班後從事「適當」的活動,而受過良好教育的德國人,下班後最好的休息,更是拿著鋼筆寫字,或讀著一本書,追求寧靜、冥想與真正的放鬆。
  
但,如果德國人真的都這樣就太不真實了!文人理想很崇高,真實生活卻是:下班後,酒精幾百年來都是讓德國人情緒亢奮到最高點的媒介。
  
日耳曼部落在捕獲野牛的慶祝宴上,大口牛飲葡萄酒和啤酒的樣子,就曾嚇到古羅馬人;而現代人們則在酒吧裡夜夜笙歌,甚至有四角釘著啤酒釘 ( Biernägel ),將其抬高於桌面的歌本,即使嗨翻的德國人不小心打翻啤酒,也不會殃及桌上的歌本,讓高昂歌唱的夜生活掃興!
  
直至二十世紀,由於工作型態的變遷,Feierabend 某種程度上,被更廣義的 Freizeit (休閒)取代,Frei 空閒+Zeit 時間,人們有更多閒暇時間,就更有慾望消費非生活必需品,因此也讓資本主義的商業運作進攻休閒產業,引發德意志文化精英的批評。
  
文人、思想家們認為,新興的娛樂讓人們陷入休閒的墮落深淵,有人的願望甚至是關閉全世界的電影院(諾蘭導演會跟你拼命!),輕視著那些「把休閒交託給娛樂工業」的人們,在語言上故意保留 fun 和 hobbies 這些英文單字概念,不轉譯為德文,拒絕這種美國化的休閒方式。
  
試圖介入人民的休閒時間,除了文人思想家以外,還有各個時期掌握德意志的政權,納粹時期甚至增設「下班休閒局」( Amt Feierabend ),企圖以休閒活動的包裝,做政治宣傳;東德政府標榜自己是「比較好的德國」,強調照顧每位國民、為人民提供日常娛樂,實施符合「社會主義憲法精神」的民眾休閒計畫,但實質上,與隔壁的西德並沒有太大差異,頂多是遊樂園中的遊樂設施,會以蘇聯老大哥率先發射的第一艘太空船命名,藉此維持東德的社會主義色彩(也太阿Q🤣)
  
  
本篇最後結尾這段令人省思,也摘錄分享:
  
「下班後的休息時間對於從前的人而言,是樸實而簡單的:終於可以放下白天單調乏味的工作,好好地讓自己休息並放慢生活步調。
  
現代社會的人們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他們在下班後,晚上七點還會背著瑜珈墊趕到健身中心參加瑜伽課程。其實他們坐下來練習生命能量呼吸法,用身體擺出向太陽致敬的體姿所要追求的,從根本上來說,不就是從前德國人所享有的那種夜晚的平靜?」
  
#無論如何下班就是愉快
#沒有上下班的自由工作者反而沒那麼愉快

【 德國數位化戰略一週年,然後呢 】  最近我家收到最多的廣告單,是來自各電信公司的光纖方案,住在首都市中心社區的我們,終於迎來光纖鋪設,真是可歌可泣!  柏林光纖覆蓋率 ( Glasfaseranschlüssen ) 才 17.2 %,...
29/08/2023

【 德國數位化戰略一週年,然後呢 】
  
最近我家收到最多的廣告單,是來自各電信公司的光纖方案,住在首都市中心社區的我們,終於迎來光纖鋪設,真是可歌可泣!
  
柏林光纖覆蓋率 ( Glasfaseranschlüssen ) 才 17.2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 的數據,德國全國更只有8.1%,而且就算是德國前十大城市,仍有極嚴重的區域不均問題,做為參考:瑞典80%、西班牙81%,韓國87%,世界平均是35.88%。
  
移動通訊方面,我們的手機在德國從來沒收到過5G訊號,多數以LTE訊號為主,進入部分地鐵線,或坐火車到郊區一點的地方,訊號微弱,甚至沒訊號常常發生。
  
(我常常笑說,德國人在車上不滑手機,不是因為愛看報紙、愛看書,是因為沒訊號)
  
德國身為工業製造大國,但數位資訊發展在世界排名常常墊底,已經成為需要正視的國家級議題。
  
去年八月提出「數位化十年戰略」的德國聯邦政府,一年後接受檢視,成果如何呢?
  
從今天新聞的統計圖表「德國最需要發展的領域是哪些?」,顯示多數德國人仍然覺得非常不滿意,尤其對於行政機關的數位化、數位基礎建設和網路安全都有極大的改善空間,對於資訊數位人才教育的缺乏,基礎建設太差導致智能移動發展瓶頸等問題,也引發批評。
  
高效、快速的行政機關是現代國家的基本要求,許多人批評,德國聯邦政府協調不力、官僚主義,是數位化轉型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
  
同時,德國 600 項行政服務中只有 30 項實現了數位化,在大城市辦個文件都預約到天荒地老,各種印出紙本的要求,還要請假親自前往辦理,難怪德國同時也是移民吸引力墊底的國家。
  
德國真的很缺數位資訊人才,截至 2022 年底,各行業有 137,000 個 IT 職位空缺,歡迎有興趣的人一起來德國修煉(誤),我是說,一起來幫助數位資訊落後的德國快點進入發展中國家。
  
#差點以為德國很先進
#根本沒有呢
#附圖為德國最需要發展的領域是哪些的調查

【 Bierdurst 啤酒癮 - 德國文化關鍵詞(13) 】  上週聊完德國香腸,這週來聊一下德國啤酒,吃完剛好高熱量爆表到天際。  本篇作者也許醉心於啤酒文化,喜愛到將這個關鍵字寫成了一首詩,表達巡迴德國各地喝特色啤酒的熱情,若沒有相關...
25/08/2023

【 Bierdurst 啤酒癮 - 德國文化關鍵詞(13) 】
  
上週聊完德國香腸,這週來聊一下德國啤酒,吃完剛好高熱量爆表到天際。
  
本篇作者也許醉心於啤酒文化,喜愛到將這個關鍵字寫成了一首詩,表達巡迴德國各地喝特色啤酒的熱情,若沒有相關文化背景,可能會讀不太懂😅
  
所以這篇我就自己補充一些冷知識,給廣大對德國啤酒有興趣朋友一些參考。
  
  
▋德國人是世界上啤酒消耗量最大的國家,平均每人每年約喝下一百公升。
  
▋根據德國啤酒協會 ( Deutscher Brauer-Bund e.V ) 2022年統計,德國境內有約 1500 間啤酒廠,生產約 50 種不同類型的啤酒,並擁有超過 7500 個獨立品牌,也就是你每天喝一種,都要喝二十年才喝得完。
  
▋自2020年3月起,手工啤酒釀造已成為德國非物質文化遺產。1516年4月23日,於巴伐利亞頒布了啤酒純度法 ( Reinheitsgebot ),只允許使用:水、麥芽、啤酒花和酵母四種原料進行釀造,是世界上最古老且至今仍有效的食品法規定,也代表著德國對啤酒釀造傳統工藝的保護。
  
(所以德國人常常對加了各種料的啤酒有微詞,例如:我大柏林加入果味糖漿,紅紅綠綠的柏林白啤 Berliner Weiße)
  
▋德國人最受歡迎的啤酒種類是Plis(皮爾斯)市占率約佔50%。再來是口味清淡、有果花香的Helle(淡啤)9%,第三是Biermischgetränk(混合啤酒飲料)。Craft-Bier(精釀啤酒)目前只佔德國市場約1%,但趨勢上升中。
  
▋關於混合啤酒飲料,通常是指啤酒+蘇打氣泡水的組合,最知名的有:
Radler 或 Alster(檸檬汽水+啤酒)
Diesel(可樂+啤酒,叫柴油是因為黑黑的嗎)
Flieger或Tango(覆盆子汽水+啤酒)
  
這是絕大部分台灣人應該可以接受的啤酒,對我而言就像是汽水,即使不太喜歡啤酒,來德國觀光時還是可以毫不猶豫點下去。
  
▋在德國該怎麼點生啤?

請說一句:「Ein Bier vom Fass!」

德文 Fass 是「桶」的意思,vom Fass 指的就是從啤酒桶的水龍頭直接呈裝出來的生啤酒。另外,eine Halbe 是0.5L、eine Maß 是1L,尤其在南部邦常使用(有時候 0.5L 就是最小杯了哈哈哈)
  
▋關於啤酒花園 Biergarten 二三事
  
以前沒有冰箱,所以建造Bierkeller(啤酒地窖)儲藏啤酒以保持低溫,並會在地窖上種植Kastanienbaum(栗子樹),因為這種樹木樹冠覆蓋面積大、根淺,很適合為下面的地窖保持陰影,且不因樹根破壞地窖結構,另外,也會鋪上Kieselstein(小型鵝卵石),同樣是為了低溫需求。
  
現在「啤酒花園」已經是比較廣義的稱呼,有些廣場、餐廳的室外用餐區也會稱作啤酒花園,但地窖、栗子樹、小卵石鋪地,簡單的長板桌、長板凳,才是德國傳統的啤酒花園的主要標記。
  
你有在德國暢飲啤酒的經驗嗎?最喜歡哪一種德國啤酒呢?
  
我最喜歡的是 Hefeweizen!沒有特別過濾的啤酒,淡色、混濁(所以即使買瓶裝,也會給你杯子倒出來喝,才能充分混合底部的酵母,並避免一開瓶只能喝到泡沫),溫順、充滿特色果香,非常讚!!
  

【 LinkedIn 德國最佳企業雇主排名 】在德國要找工作,LinkedIn是一個重要的平台,當然也有像是Stepstone、Xing 和 Indeed 等德企為主的平台,但以國際化企業公司、講英文的職缺為目標,LinkedIn 仍然是許...
22/08/2023

【 LinkedIn 德國最佳企業雇主排名 】

在德國要找工作,LinkedIn是一個重要的平台,當然也有像是Stepstone、Xing 和 Indeed 等德企為主的平台,但以國際化企業公司、講英文的職缺為目標,LinkedIn 仍然是許多求職者、Headhunter、企業人資重要的媒合管道。

LinkedIn 每年會依據平台數據,統計並發布各地最佳雇主排名,目前已經是第七年。
  
評量參考的八大指標為:晉升機會、技能成長、公司穩定性、外部機會、公司好感度、性別多元、教育背景以及員工在該國的出席/分佈(employee presence)。
  
  
▋ LinkedIn 德國最佳企業雇主 TOP 10 排名如下:
  
1. Siemens 西門子:機械自動化
2. Syntegon 星德科:食品製造、包裝技術
3. BioNtech 生物製藥:與輝瑞合作開發 Covid-19 mRNA 疫苗而聞名
4. Amazon 亞馬遜:電商、銷售、物流、雲計算服務
5. Simon-Kucher 西蒙顧和:國際商業顧問管理公司
6. SAP:系統分析程式開發
7. BMW Group 寶馬集團:汽車製造
8. Adidas 愛迪達:運動服飾零售
9. Deutsche Telekom 德國電信
10. Bayer 拜耳:製藥與化工
  
  
LinkedIn 排除了人事和招聘公司、教育機構和政府機構,並排除 LinkedIn 自己與母公司 Microsoft 和其於子公司。
    
此外,此排名只統計員工人數 500 人以上的企業,並在2022年一整年間流動率和裁員數低於 10% 的公司,所以其實許多實力堅強的德國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並沒有被納入。
  
    
在文章中有收錄到 TOP 25,也有世界各國的排名數據,多少可以看出這個國家主要的產業強項為何,例如:德國的機械製造和化工製藥、英國許多金融服務業占據榜單,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留言處附的連結!
  
不知道這個榜單跟你想的是否一樣呢?你認識這些企業嗎?或者你有在這些公司工作的經驗?
  
老實說,很多公司其實領域很專門,若不是在相關產業,其實不太了解啊啊 😅

【 Wurst 德式香腸 - 德國文化關鍵詞(12) 】  最近好友米飛愛生活在荷蘭吃到不三不四的咖哩香腸,特別來跟我抱怨這個簡易的德國平民小吃,到荷蘭竟然還會劣化!令人哭笑不得😂  德國人對於香腸情有獨鍾,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德國人對於...
18/08/2023

【 Wurst 德式香腸 - 德國文化關鍵詞(12) 】
  
最近好友米飛愛生活在荷蘭吃到不三不四的咖哩香腸,特別來跟我抱怨這個簡易的德國平民小吃,到荷蘭竟然還會劣化!令人哭笑不得😂
  
德國人對於香腸情有獨鍾,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但德國人對於香腸的創意,是很多人沒料到的事。
  
德國香腸約有一千五百種之多,平均每年每人吃掉六十公斤的香腸,光咖哩香腸就每年可以吃掉八億根。
  
大家比較熟知的,例如:
  
▋咖哩香腸 (Currywurst):源自柏林,特色是已煎過、切段,淋上特製番茄醬汁,並撒上咖哩粉。
  
▋法蘭克福香腸(Frankfurter):有趣的是,在德國多稱之「維也納香腸(Wiener)」,在奧地利反而稱之「法蘭克福香腸(Frankfurter)」,外型和製作方式幾乎相同,主要的差別是,德國只用豬肉,奧地利接受豬牛混合。另,因為受德國法令保護,只有在法蘭克福經濟區生產的香腸,才能稱為法蘭克福香腸。流傳到美國之後,有個更知名的稱號「熱狗 ( Hot Dog )」。
  
▋獵人香腸(Jägerwurst):已經煮熟、燻製風乾,易於保存,方便獵人攜帶出門狩獵,所以稱獵人香腸。
  
▋白香腸(Weißwurst):源自巴伐利亞的特產,因為一場製作烏龍,灌錯腸衣,而陰錯陽差的成為風味獨具的水煮白香腸。
  
還有一些我看這篇才知道的:茶葉香腸(Teewurst)、肉凍香腸(Sülzwurst)、牛舌臘腸(Zungenwurst,屬於血腸,黑布丁類),套句本篇作者的話:「德國人已經把食材的調理香腸化」了,什麼東西都灌腸衣😂😂
  
  
而就像每個臺南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最美味的「巷口牛肉湯」一樣,每個地區德國人都有著自己認同最好吃的香腸亭。
  
德式香腸亭,顧名思義,通常是個小亭子攤位,有著類似台灣廟口的性質,只要有香腸亭開張,就會成為當地日常生活中心,大家在香腸亭前面的高腳小桌子,站著吃香腸,聊天,和睦相處,久了還會跟香腸店老闆熟識,這大概是德國人最容易開口閒聊的場所,作者說:「德國人終於不需要寵物狗做媒介,就可以打開話匣子。」
  
在香腸亭點餐也會有著鮮明的民族認同,即使某些香腸亭因為觀光客緣故,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對德國人而言,在香腸亭點不是香腸的東西,例如:Döner Kebab、Hamburger,根本是種褻瀆行為。
  
最後,摘錄一下本篇我覺得最莫名其妙的一段文字:
  
曾有人唱著:「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尾端,香腸卻有兩個。」(Alles hat ein Ende, nur die Wurst hat zwei.)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香腸學」(Wurstologie)
  
🧐???
  
#有悟出這段話哲理的人請務必跟我分享

【 越來越貴的歐洲旅遊... 】因為在規劃十月去葡萄牙的旅行,查找資料時發現,可能因為這兩三年疫情影響,很多旅遊部落格提供的票價資訊,已經停留在2019年之前,重新上官網確認票價,通常已經狠狠漲一波,不管是交通票、景點門票、住宿或餐飲價格。...
15/08/2023

【 越來越貴的歐洲旅遊... 】

因為在規劃十月去葡萄牙的旅行,查找資料時發現,可能因為這兩三年疫情影響,很多旅遊部落格提供的票價資訊,已經停留在2019年之前,重新上官網確認票價,通常已經狠狠漲一波,不管是交通票、景點門票、住宿或餐飲價格。
  
雖然住在德國也可以感受到物價通膨,但日常生活不就這樣,柴米油鹽醬醋茶,有感受到生活成本上漲的壓力,該花的還是得花,當隻溫水裡的小青蛙。
  
可旅行就不一樣了,從查廉航機票開始,青蛙就瞬間被煮熟了。
  
疫情前,我們曾經花 25 歐就從柏林來回威尼斯的廉航,已成過往雲煙,現在廉航都不廉航了,隨隨便便 100 歐起跳,住歐洲可以任性各國旅遊的小確幸成本大大增加!更不用說特地飛了十幾小時來歐洲玩的遊客!
  
圖片是我去過兩次的巴塞隆納聖家堂,2015年第一次去的時候,門票+導覽機+登塔是24歐,2018年再去的時候,同樣的套票是29歐,今天去官網看,2023年已經變成36歐了!(1.5倍...)
  
聖家堂原本預訂2026年,也就是建築師高第逝世的100周年前落成,那時候上網填寫完問卷,官方還寄來這一張照片,相約2026年再相見,該不會那時候門票直接兩倍了吧🥲
  
而德國國內旅遊費用也是增加不少,餐廳飲食也是很有體感地變貴,我2017年參加新天鵝堡的 Day Tour 是54歐,現在要69歐了!
  
你今年也有在歐洲旅行嗎?是不是又覺得更貴了!!
  
    
#錢變成喜歡的樣子之前就變薄了

Address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德國萬事包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Videos

Shortcuts

  • Address
  • Alerts
  • Videos
  • Claim ownership or report listing
  • Want your business to be the top-listed Travel Agency?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