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旅遊推廣服務中心-台灣

平潭旅遊推廣服務中心-台灣 介紹及推廣平潭相關旅遊資訊

周末哪裡“趣”?這份平潭“微度假”攻略請查收!Part 2 #平潭旅遊四月份氣溫不冷不熱十分適合戶外露營看海賞星空別提多愜意壇南灣景區的鵝頭灣是個十分適合露營的地方在這里你可以坐在沙灘椅上安靜地看著眼前海天一色的海景望著遠處海面上的點點帆船...
22/04/2022

周末哪裡“趣”?
這份平潭“微度假”攻略請查收!
Part 2
#平潭旅遊
四月份
氣溫不冷不熱
十分適合戶外露營
看海賞星空
別提多愜意

壇南灣景區的鵝頭灣
是個十分適合露營的地方
在這里
你可以坐在沙灘椅上
安靜地看著眼前海天一色的海景

望著遠處海面上的
點點帆船
品一口剛沖泡好的咖啡
感受著春天裡的徐徐海風
平日里工作的煩惱
瞬間煙消雲散

夕陽西下
落日的餘暉灑在海面上
波光粼粼
這時,你可以在沙灘上
踩沙戲水
享受著趕海帶來的樂趣
待到夜幕降臨
看著滿天的繁星
同好友暢談到深夜
聽著濤聲進入夢鄉

在海邊露營的優勢很多
除了看星空
最難忘的感受是
清晨醒來
拉開帳篷就能邂逅無敵海景
開啟一天好心情

待續…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h6NHZHWl7qWr9vI1aCcwSA

周末哪裡“趣”?這份平潭“微度假”攻略請查收! #平潭旅遊Part 1最美人間四月天這個季節平潭不僅有綿長秀麗的海岸線風光天朗氣清的好天氣還有草長鶯飛的花園城市環境是開啟城市“微度假”的好地方何為“微度假”?相較於疫情前較長時間的旅游度假模...
22/04/2022

周末哪裡“趣”?
這份平潭“微度假”攻略請查收!
#平潭旅遊
Part 1

最美人間四月天
這個季節
平潭不僅有綿長秀麗的
海岸線風光
天朗氣清的好天氣
還有草長鶯飛的花園城市環境
是開啟城市“微度假”的
好地方

何為“微度假”?

相較於疫情前
較長時間的旅游度假模式
微度假以本地為中心
基於興趣愛好或某種體驗
在周末或假日
進行短期休閑度假

龍王頭111.jpg
趁著假期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約上三五親友或與愛人一同出門
親近自然
戶外露營
海邊垂釣
……
感受一路的美景相隨
一路的歡歌笑語

體驗平潭的春日景色
要從騎行最美環島路開始
環島路上
暖陽、白雲
碧海、風車
好似一幅天然油畫
宛如夢境一般

沿著龍王頭到流水的環島東路
一路行駛
不少騎行愛好者
成為游客的主力軍之一

騎行愛好者們
騎著傳統的電動助力車
慢悠悠地欣賞美麗的環島路風光
到了一處心儀的打卡地
他們會停駐在此
打卡拍照

這里不僅有慢騎行
還有不少
戴著頭盔、身穿專業騎行服的
自行車騎行者
他們疾馳而過
留下一道優雅的身影

待續…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h6NHZHWl7qWr9vI1aCcwSA

26/03/2022

#平潭旅遊
#平潭藍眼淚

文苑 | 大士殿與道彰岩原創 亦舟   #平潭旅遊俗語“天下名山僧占多”,意思是指佛寺多建於名山。位於平潭白沙壟村後的山脈海拔並不高,然而,因了《平潭縣志》中關於其山上建有北宋時的“大士殿”廟宇,以及“道彰岩”石刻的記載,讓我耿耿於懷,心裡...
25/03/2022

文苑 | 大士殿與道彰岩
原創 亦舟
#平潭旅遊

俗語“天下名山僧占多”,意思是指佛寺多建於名山。位於平潭白沙壟村後的山脈海拔並不高,然而,因了《平潭縣志》中關於其山上建有北宋時的“大士殿”廟宇,以及“道彰岩”石刻的記載,讓我耿耿於懷,心裡已然與它訂下了約期。

不久前,我隨同該村的高中老同學專程從福州前往白沙壟村探訪。驅車沿著蜿蜒彎曲的北部灣觀光廊道的岔路進入村子,臨近中午,驕陽透過茂盛的古榕樹枝,靜靜地灑在錯落斑駁的古厝上,大多房子沒有人居住,偶見幾位老者在榕蔭下乘涼聊天。樹上不時傳來聒噪的蟬鳴聲,使原本寧靜的村子顯得熱鬧。

在村上休整片刻後,老同學帶領我沿著小道走向村子後面的山野上,路邊的太陽花沐浴著驕陽恣意地開放,彌漫著淡淡的芳香氣息。淌過一條清澈的小溪,十多分鐘後,層層翠綠、此起彼伏的山巒躍然眼前。

在一座草木葳蕤的小山丘上,半遮半掩幾塊疊嶂的巨岩,這就是“道彰岩”?微風吹拂,在晃動的樹枝中“道彰岩”刻字時隱時現,顯得深沉與神秘。

亦舟/供圖

慕名已久的“道彰岩”近在咫尺,令人激動不已。冒著酷熱,我們氣喘吁吁地攀上一片草木荊棘的山丘,終於走近“道彰岩”。

史書上記載,平潭的摩崖石刻僅有十餘處。然而,白沙壟自然村與同屬紅衛村的軍路底自然村卻占有三處。其中,北宋時的道彰岩石刻,是平潭最早的摩崖石刻。

若不是諳熟本村地形的老同學帶路,誰也不會知道在這貌不驚人的山野卻藏著“大士殿”遺址,以及北宋時期的摩崖石刻。

近看幾塊巨岩斜靠重疊,構成上下兩個洞穴。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僧道彰募緣至此,建廟居止,於上洞。洞西壁有宋代摩崖題刻。石上橫鐫:“道彰岩記”四大字,字面長1.8米,寬1米;豎鐫:“岩本無有,道假人弘,熙寧己酉、興自彰公”十六大字。下部題有:“本貫懷安,受業仰山,特尋勝慨,遇茲岩穴,堪為寂止,遂用興修,已逾一紀,乃志昔耳。時元豐五年歲次壬戊冬十月”。

石洞的東西壁,以及洞的外東側有清代摩崖題刻三處,其一系清光緒初年,游騰輝鐫:“洞天一品”四字。西石壁四行直書為:“岩本天成,道彰其名,興自宋代,迄我大清”。石洞的外東側巨岩刻有字徑60釐米的“福”字。據有關專家介紹,這三處石刻均為清代楷書陰刻。1988年,政府公佈紅衛村的“道彰岩”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亦舟/供圖

傳說,北宋熙寧二年(1069年),江西省宜春縣南仰山的懷安籍僧人璋公來嵐化緣,尋蹤至白沙壟,也正是發現白沙壟山脈層巒疊嶂、風景秀麗的勝景,才將斜靠重疊的石岩定名為“道彰岩”。同時,在“道彰岩”旁邊開建“大士殿”廟宇,講經傳道,最終圓寂於此。

在《平潭縣志》(民國版)捲八“名勝志”中,一代名儒施天章先生補輯的“平潭二十六名勝志”記載:當年僧人璋公在大士殿開壇講經,信眾三千,香火旺盛。如今,大士殿已蕩然無存,唯有“道彰岩”默默見證了當年佛教的繁盛。

返程中,老同學告訴我:在白沙壟村壟仔底,以及西側的軍路底村西北山麓古軍路旁,還分別有兩處石刻,記載宋嘉祐年間修建軍路底通往鐘門的軍路的經過,並記載當時捐款者的姓名和金額。

據史料統計,福州五區及周邊縣市(包括平潭)的古代碑刻、摩崖石刻公有287處。按年代分,唐代的有12處,五代2處,宋代93處。而平潭紅衛村所屬的白沙壟與軍路底自然村宋代摩崖石刻卻占了三處,實屬不易,令人贊嘆。

中午時分,我們回到村裡。老同學帶我參觀白沙壟村上的一口古井,此井鑿建於150多年前,村民稱為泮月古井。雙手捧起清涼的井水擦臉,暑熱與倦意頓時消卻。

泮月古井

白沙壟山清水秀,文化底蘊深厚。村上坐落著一棟建於清朝,歷經百年滄桑,堪稱平潭民居瑰寶的林福予古民居,還有陳東南英烈的故居等等。

林福予故居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聲萬古情。”一個村莊,蘊含有這麼多的人文景觀與歷史古跡,確實難得。

我的老同學生長於白沙壟村,現任教於福州某高校。特有的家鄉情懷,使他對目前村上的諸多古跡如“大士殿”、“道彰岩”幾近荒廢的現狀,痛惜不已。他曾經呼籲建言有關主管部門,結合美麗村莊建設,修復林福予故居、“大士殿”、“道彰岩”,以及軍路底到鐘門村的古軍路旅游通道等,維護利用好其旅游價值,把自然景觀與歷史人文景觀旅游結合起來,不斷提升旅游文化張力。

《平潭縣志》中,記載了“大士殿”、“道彰岩”旁邊有個岩洞,洞深幽長,據傳有山羊從此進入,在隔海的大練島上的口出來。我的老同學也告訴我,他們村的老人,曾經發現這個洞口,結伴輪流點著火把進入岩洞,走了近一個小時仍不見出口,只好退回。有趣的是去年秋天,我與平潭奇岩怪石保護協會負責人,探訪白沙壟村鄰近的桃花寨山隕石遺址途中,該村的向導告訴我,早年傳說在桃花寨山上也有一個岩洞可以通到大練島上。

去年國慶假期,我曾探訪過大練島“通天門”,海邊一座山崖橫空斜插入海。陡峭的岩體,中間有一門洞,門框高約十米餘,最寬處約四米左右。這是由於峭壁經過億萬年海水的拍打、海蝕、風化,岬角兩側的山石逐漸剝落、相通,漸而形成這雄偉壯麗的通天門景觀。

通天門 亦舟/攝

近觀通天門的洞壁上,火山熔岩經過海蝕風化,色澤斑斕,光怪陸離,褐紅、暗紫、灰白各色相間相融。彼時,海水退潮見底,礁岩低窪處的海水嘩嘩流動聲,更覺深幽。

站在鬼斧神工般的大自然傑作面前,頓感時光的倥傯,宇宙的無窮與人類自身的渺小,給人無盡的遐想。大練島上也曾經傳說有山洞通往平潭主島上,這些傳說有點偶合,至於主島與離島的岩洞間是否真的互通連接?我無可考究。

但是,白沙壟山脈距大練島直徑不足4公裡,而我省最大的將樂玉華洞石灰岩溶洞,全長約6公裡。據白沙壟村附近的南壟村“殼丘頭”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考證,平潭遠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同時,君山上、流水鎮等地發現的筆筒樹(桫欏屬植物,生存於恐龍同一時代),專家由此把平潭島的存在推測到史前更早的年代。

漫長的地質變遷,以及人類改造大自然活動等等,平潭主島與離島之間存在相通的岩洞是有可能的。相信隨著科學的發展,謎底終將解開。

都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意思是指山不在於高,有仙人居住就成為名山了。盡管當時開建“大士殿”的僧人璋公算不了仙人,“道彰岩”所處的山丘並不彰顯。然而,游歷了“大士殿”與“道彰岩”後,見聞了它的前塵過往與神秘傳說,讓我深信,處在深閨中的“大士殿”與“道彰岩”遺址,經過加強文物保護與旅游開發,終將聞達於世,引起更多人的關註。

END

【作者簡介】亦舟,本名周而興,中國金融作協會員,福建省作協會員,台江作協副主席、秘書長,《金外灘》執行主編,作品散見《福建文學》《福建鄉土》《福州文學》等刊物。曾獲《中國建設銀行報》優秀撰稿人,《福建日報》國慶徵文活動優秀作品,平潭實驗區國慶徵文優秀作品等。

原文刊載於20期《石帆》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P6I3usuLPf2S789OLp3oHQ

春暖花開,出發去尋奇岩怪石吧!Part1 #平潭旅遊近日平潭迎來了明媚的好天氣何不踏著春光去尋找遍佈全島的奇岩怪石?通天門位於大練島北側月舉村西部的嶺下自然村海岸。其為一座天然石門,被當地人稱為“天門”。可以說是平潭最壯美的海蝕拱橋,岩體五...
08/03/2022

春暖花開,出發去尋奇岩怪石吧!
Part1
#平潭旅遊

近日平潭迎來了明媚的好天氣

何不踏著春光

去尋找遍佈全島的奇岩怪石?

通天門
位於大練島北側月舉村西部的嶺下自然村海岸。其為一座天然石門,被當地人稱為“天門”。可以說是平潭最壯美的海蝕拱橋,岩體五彩斑斕,紅褐黃灰綠黑等諸色混雜,十分耐看。其門框東看幾近長方體,中部略窄,東側門框凈高約十米左右,西側門框有的視角也可見到月亮之形。退潮後門底形成積水坑,遍佈各色鵝卵石。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PPWx5spXjoYDJ4cTuQaM0Q

文苑 | 重上煙墩山 #平潭旅遊 ▏壹明嘉靖三十八年六月,倭寇襲擾平潭沿海,劫殺無度,民族英雄戚繼光冒著酷暑率軍自福清渡海,一舉將倭寇殲滅。之後,他勘察地形,選擇在海島北部山上建烽火臺。這座陡峭的山峰,遂被鄉民稱為煙墩山。我從小在煙墩山下長...
06/03/2022

文苑 | 重上煙墩山
#平潭旅遊
▏壹
明嘉靖三十八年六月,倭寇襲擾平潭沿海,劫殺無度,民族英雄戚繼光冒著酷暑率軍自福清渡海,一舉將倭寇殲滅。之後,他勘察地形,選擇在海島北部山上建烽火臺。這座陡峭的山峰,遂被鄉民稱為煙墩山。

我從小在煙墩山下長大,曾經登上人跡罕至的煙墩山,那幽微沉潛的煙墩古跡,讓我縈系於心,難以忘懷。因擔憂山高路陡、草木荊棘,多次想攀登未果。

煙墩遺址

元旦的午後,因了新開通的平潭北部灣生態觀光廊道經過煙墩山麓,暌別二十多年後,我如願以償重上煙墩山。

驅車從老家的國彩村邊環島路轉入北部灣生態觀光廊道,掠過起伏的丘陵、多彩的山野,不到十分鐘的車程,便抵達煙墩山半山腰的“嵐道”景點,停車後開始往山頂攀登。

站在煙墩山頂放眼遠望,視野豁然開闊,不由得豪爽之氣,蕩胸而起。

嵐道

煙墩山的南側丘陵綿延,相思樹、小山松相間,色彩斑斕。北側峰巒延伸海邊,山海交融。碧浪拍崖,飄逸開來的水霧在午後的陽光照射下,形成氤氳的霧嵐,隨著海風輕拂,縹緲不定。霧來峰更佳,霧散山如畫。

北部灣生態觀光廊道蜿蜒於漫長曲折的海岸線,車道上車流熙攘,景點上人頭攢動,山海風光盡收眼底。

廣袤的長江澳,銀灘碧海,水波浩淼。海灘西南面連接的是一片蔥鬱的木麻黃叢林,這里是平潭北部的風口,清朝時曾發生風沙一夜掩埋附近十八個村莊的悲劇,令人刻骨銘心。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政府組織島民廣植木麻黃防護林,起到了有效的防風固沙作用。如今,這里聳立著許多巨型的風力發電風車,似乎原先肆意妄為的海風,現在乖乖地順應人們的意志,經由不覺疲倦地吹動著風車,為社會源源不斷地輸出綠色高效的電力能源。

煙墩山眺望國彩村邊長江澳

遠眺新開通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猶如一道亮麗的彩虹飛架於碧海藍天之中。此刻,我不禁想起十年前的平潭是個地地道道的孤島,島民主要通過乘坐輪渡出入海島,受盡了風浪顛簸之苦。

2010年11月底,平潭海峽建成第一座跨海大橋通車,歷盡滄桑的渡輪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臺。更讓人引以為豪的是,過了十年後,在風浪之大與百慕大、好望角齊名,稱為世界三大風口之一的平潭與長樂之間海峽 “造橋禁區”上,建成了世界最長的海峽公鐵大橋。大橋連接的是孤懸的海島與厚實的陸地。鐵橋拴住它們,仿如母親伸出有力的手臂牽住孤單的孩子。

▏貳

煙墩山毗鄰台灣海峽,極目向東,蒼茫的大海外是台灣島,再往東北處是釣魚島。平潭島孤懸於台灣海峽,歷史上被視為蠻夷之地,是難以防禦的戰略要地,屢遭倭寇侵襲。

煙墩山上,明嘉靖年間留下的抗倭痕跡依稀可見。山峰的北面尚遺留著一小截古老的牆堞,當我撥開斑駁的相思樹枝與檳柃荊棘靠近牆邊,發現一處破垛碎石。根據民國版的《平潭縣志》記載:“煙墩山上原有煙墩臺大小各一座,東西並列,石砌橢圓形,北有司火者住所遺址,有甬道,通南向,後立有旗桿夾。”

藉此,判斷那斷垣碎石是煙墩的台垛。由於年代久遠,歷經五百年的風侵雨蝕,烽火臺破損嚴重,面目全非。如今,烽煙遠逝,甬道無蹤,只留下殘牆斷垣。牆垣上長滿幽暗的青苔,默默地把煙墩山曾經的滄桑和悲壯收藏起來。

時值午後,山崖幽寂。忽然,一陣海風吹來,顫動的相思樹枝梢發出沙沙的聲響,摻雜海風吹拂山崖的迴音,形成曼妙的聲響。霎時,我思緒漫涌,恍然穿越時空,從今上溯到千百年前一幕又一幕生動的人物,一場又一場慘烈的場面,都在這渺渺茫茫、遠遠近近的聲音中涌現。

北部生態廊道

這聲響,仿如島上先民踏濁浪、越狂濤來到這座荒島,他們在刀耕火種、挖石築廬、逐風捕魚時,響起聲聲不息的漁歌與螺號的顫音。

這聲響,仿如明嘉靖年間,民族英雄戚繼光挺立於烽煙滾滾、旌旗獵獵的煙墩山上,眺望浩渺大海外的那些覬覦之敵國,嘆詠“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留下永不止歇的餘音。

這聲響,仿如抗日戰爭中,日寇糾集偽匪攻占平潭,海島民眾配合抗日軍隊浴血奮戰,六度收復平潭,控制了海上交通要衢,在東南沿海抗戰史上譜寫了一曲華夏兒女抵禦外侮的氣壯山河的戰歌……

這一樁樁滄桑往事,這一個個歷史片段,經過漫長歲月的風雨洗禮,或因事件偉大彪炳史冊,或因歲月曠遠而被世塵湮沒。但是,海島先民剋服惡劣的自然環境,艱辛求生的頑強意志一脈相承;戍島將士與民眾同仇敵愾,抗倭衛國的英勇精神薪火相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島民刻苦創業、奮發向上。

▏叄

太陽西沉,下山返回到半山腰的停車處。

環顧“嵐道”景點,不禁想起年少時曾經結伴來這里耙撿乾枝枯葉作燒飯柴火,有時在山崗上與隔壁村的同學玩耍攻占敵方陣地的游戲。曾經那個熱鬧的場面,記憶猶新。今天,又一次來到這里,只是銀絲已染上霜白,腳步也不再那麼矯健。

俯視煙墩山西側山麓下不遠處的玉堂村,頓起走訪該村一個初中同學阿海的念頭。於是,便驅車取道北部灣觀光廊道進入玉堂村。

北部生態廊道風光

枕山襟海的玉堂村,古樸的石厝錯落有致,幾個老人坐在樹蔭下的石凳上喝茶聊天,顯得安逸悠然。經過一番打聽,在一座新開張的民宿里,終於找到老同學。多年不見的阿海變得黝黑結實,與念初中時清瘦弱小的他判若兩人。早年阿海每天到我的村莊中心校上課,都得起早貪黑翻過煙墩山,行走崎嶇不平的羊腸小道,苦不堪言。如今,新開闢的北部灣生態觀光廊道,將偏僻的漁村串聯起來,極大方便了民眾出行。

一陣寒暄後,阿海拿出好茶熱情地款待我,在淡淡的茶香中敘舊話新,甚是愜意。站在阿海民宿門口,青山碧海就在眼前。平靜的海面上舟船點點,斜陽朗照,波光瀲灧。這風光旖旎的漁村,著實是人們心儀的旅游勝地。

返程路上,遙望夕陽漸落公鐵大橋經過的大練島山上,緋紅的晚霞映暈四周,仿若給海天披上輕柔的霞帔。晚霞、蒼山、風車、大橋,宛如一幅水彩般的畫捲,令人陶醉。

烽火掠過煙墩山,蒼煙湮逝星鬥轉。海島人顛簸於驚濤駭浪,蓽路藍縷掙扎在苦海邊沿的感傷光陰,漸漸遠去。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CMHep0M4zOOfKKNcBww7Ng

平潭地貌新十景,你可知是哪十景? #平潭旅遊平潭奇岩怪石保護協會公佈了平潭地貌新十景平潭是世界象形岩石之鄉世界奇岩之城世界級的奇岩怪石地貌構成了平潭“海蝕地貌甲天下”的核心讓我們一起保護專屬平潭的奇岩怪石地貌吧~資料來源https://mp...
04/03/2022

平潭地貌新十景,你可知是哪十景?
#平潭旅遊
平潭奇岩怪石保護協會
公佈了
平潭地貌新十景
平潭是世界象形岩石之鄉
世界奇岩之城
世界級的奇岩怪石地貌
構成了平潭“海蝕地貌甲天下”的核心
讓我們一起保護
專屬平潭的奇岩怪石地貌吧~
資料來源
https://mp.weixin.qq.com/s/krxqRo_cRXC1w6MSiKGghA

平潭旅遊周簽 | 春暖花開詩人海子說: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先建村的菜油花開得正盛,快去和春天來個約會吧!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UEir424z2AKjUn26MBTURQ
26/02/2022

平潭旅遊周簽 | 春暖花開

詩人海子說: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先建村的菜油花開得正盛,
快去和春天來個約會吧!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UEir424z2AKjUn26MBTURQ

一起穿梭油菜花田,邂逅黃金浪漫吧! #平潭旅遊 #你好春天 #油菜花草長鶯飛春暖花開二月平潭先建村的油菜花乘著春風悄然綻放讓前往的市民暢游在一片花的海洋福建平潭金燦燦!冰墩墩向你發出春日邀約~平潭油菜花開!一綹綹春風澎湃著生機舞動一片片油菜...
24/02/2022

一起穿梭油菜花田,邂逅黃金浪漫吧!
#平潭旅遊
#你好春天
#油菜花

草長鶯飛
春暖花開
二月
平潭先建村的油菜花
乘著春風悄然綻放
讓前往的市民
暢游在一片花的海洋

福建平潭金燦燦!冰墩墩向你發出春日邀約~平潭油菜花開!

一綹綹春風澎湃著生機
舞動一片片油菜花兒翻滾碧浪
借著風輕靈綻放
金燦燦的花黃把春的旋律奏響

一串串金黃色的花朵
密密地鋪滿了田間
遠遠望去
如同給大地披上了金黃的外衣
陽光普照
微風輕拂
油菜花散發出醉人的清香

久違的太陽露臉
氣溫回升
游客在花間穿行賞花

花田片片
屋舍間間
詩意田園如畫般充滿人間
讓人忍不住舉起相機
記錄這份來自春天的美好

油菜花開滿地黃
叢間蝶舞蜜蜂忙
清風吹拂金波涌
飄溢醉人濃鬱香

走吧
趁春光正好
在尋找春意的路上
和金黃的花海撞個滿懷!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UiV_no8IcnxxncU3cN0cHw

想瞭解平潭古街的前世今生,就來看這本書吧! #平潭旅遊平潭潭城古街,即平潭城市之中心地帶,是探索平潭歷史文化繞不開的基點。這里有大氣雄渾的海洋文化,有威震四方的海防歷史,有氣質獨特的海島人文,有古老滄桑的石路石厝……如今,雖已繁華不再,但說...
11/02/2022

想瞭解平潭古街的前世今生,就來看這本書吧!
#平潭旅遊
平潭潭城古街,即平潭城市之中心地帶,是探索平潭歷史文化繞不開的基點。這里有大氣雄渾的海洋文化,有威震四方的海防歷史,有氣質獨特的海島人文,有古老滄桑的石路石厝……

如今,雖已繁華不再,但說起古街的傳奇和歷史,還是讓許多老一輩的鄉賢“夢回長安”,心馳神往。

近日推出的《閑話平潭古街》一書正式出版,這是平潭古街首次以集結成書的形式與讀者見面,讓讀者透過文字和圖片,瞭解平潭古街的前世今生,感受這里燦爛的史海文化與古韻古色的街巷煙雲。

集眾力 筆墨道盡古街風情

翻開這本黃褐色封皮、印著平潭老街水墨畫的《閑話平潭古街》一書,書冊共有近170頁,在目錄欄里,可以清晰地概覽整體內容。前二十頁的“巷陌春秋”,是一張張由《閑話平潭古街》主編詹立新拍攝的現今平潭古街街景:南街騎樓街市、省級文保單位——五福廟、詹功賢故居、平潭第一次解放標志性建築——中正堂等一處處老街經典建築躍然紙上,畫面里,藍天、白雲、充滿南洋風貌的街景、中西結合的特色建築,讓人瞬間產生前去探索的興趣。

古街的舊商鋪有的還在營業中

書冊的主要內容由四位平潭本土作者:吳金泰、詹立新、賴民、餘小燕共同書寫,共分為八個話題:古街概述、自然環境、歷史、人物、文物、精神文化、習俗信仰和未來期盼規劃。而附錄部分,又添加了清代平潭疆域全圖、平潭縣街市略圖等史料,內容豐富立體。

《歲月滄桑說古街》作為古街概述,是《平潭縣志》主編吳金泰創作,從北宋時期開始追溯平潭與內陸經貿往來的發展,指出商貿促進了潭城鎮和老街區的繁榮發展。文中,他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古時,平潭城關並無像樣的街市,商貿活動主要指設墟趕集,即每逢初一、十五,周邊的漁家農戶都會用各自的農漁產品集中到城關進行交換,墟市一停擺,街市便冷清了下來。每逢農歷正月新春、八月中秋時節都會以“境”為單位舉辦社火廟會活動,其時神明巡游,彩燈薈集,景象也頗為壯觀……

平潭第一次解放的標志性建築——中正堂

文中點出了古時的老城區“十三境”的由來。“舊時平潭城關先有‘十境底’之說,後擴張為‘十三境底’,它們涵蓋了古時的老城區,城關也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吳金泰說。

《海島勝地屬平潭》一文由詹立新所寫。他在文中談到,平潭城關古街,在竹嶼口圍墾之前可謂“城在海中、海在城中”,海灣環抱海港,灣中星星點點的島礁與海港、街市融為一體,多麼令人神往的海島盛景。

古街的花崗岩石板路面

平潭文體局原副局長、平潭民俗文化專家賴民對平潭自古以來涌現的名人志士研究頗深,他在其《文經武略憶先賢》中回顧了海壇鎮水師的豐功偉績,也以引經據典的手法客觀闡述了一批捨生忘死、義無反顧的英烈志士,以及明末清初以來,出生於平潭古街的知名畫家、歌唱家、詩人、醫生等名流。“古街的歷史,雖然一去不返,但前賢舊事依然閃耀韶光年華,激勵我們向新徵程‘趕考之路’。”賴民說。

平潭作家餘小燕雖是一名“四川媳婦”,但已來嵐二十餘年,在工作期間,她涉獵典籍,用腳步丈量平潭各地,對古街的習俗信仰瞭解頗深。她在《習俗信仰塑根源》一文中,詳盡講述了平潭生產生活習俗、歲時節俗、傳統婚俗禮等。她說:“平潭民俗風情是地域文化精神的反映,是海島文化的‘根’與‘魂’。”

憶當年 存史資鑒編著新書
據瞭解,平潭政協守正創新、存史資鑒,已出版了27部關於平潭的地方文史書籍,而這本《閑話平潭古街》是平潭政協文史叢書的第二十八輯。

細細品讀這本《閑話平潭古街》,感覺在品一杯珍藏多年的珍饈美酒,甘之如飴。四位作者將自己的所思所想,通過散文的寫作手法娓娓道來,讓人陶醉其中。

因古街年代久遠,所依史料不豐,著手編纂之時,他們發現難點不少。首先,古鎮老街在歲月風雨的沖刷下,陳跡難覓,遺存有限。自20世紀60年代初竹嶼口圍墾造地後,海港變為陸地,地貌變遷,不少街坊流失了原有的風採。其次,有關古街史料,縣史縣志和其他典籍、文章均無系統記述,網路上雖有部分資料,但錯誤頗多。

“這給我們增加了難度。鑒於此,我們只能以文化苦旅的心態,以散文的筆調來撰寫本書。”詹立新說,書中,配以彩照、插畫,後面再附上參考史料,讓讀者慢品古街的歷史沿革、地理風貌、人文風情、前賢嘉範等。篇幅長短不求一致,評述人物詳略兩可。

為了考據一個史料,四位作者查閱了大量資料,通宵達旦,最終他們在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內完成稿件創寫工作,最後交由詹立新修改整編。

最終,這部《閑話平潭古街》得以完成,為平潭文史資料填補了一大空白。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本完整、系統、全面介紹平潭古街的書籍,意義深遠。”四位作者表示,希望以此為始,激發更多後來者關註平潭、關註古街,那麼本冊書籍便愈顯其價值所在。

作為平潭本土籍作者,吳金泰、賴民、詹立新從小在平潭古街生活,對於古街的歷史、舊時的風貌,如數家珍,對古街秉持著一份獨特的鄉愁情懷。

據吳金泰回憶,在全國抗日戰爭結束後,大約在1945年後,那時,平潭古街連續舉行了三天的游行慶祝活動,十分熱鬧。每年的端午節,在潭城港還會舉辦大型劃龍舟活動。古街的繁華盛景,是他在少年時期最美好的記憶。賴民一家因為他父親工作的關系,小時候經常在平潭古街範圍內租房居住,在他記憶里,南北街區的轅門街每到節日的時候,都會佈置精巧的彩門。“彩門的框架是由平潭本地的相思樹和黑鬆軋制而成,而門簾上還會裝飾彩紙製成的花朵,再配上竹編而成的拱形橫聯,節日氣氛濃鬱,常引路人註目。”賴民說。

在詹立新的記憶里,以前中正堂電影院每到過年時都會放映紅色革命等題材的電影。“那時候,為了購買一張電影票,中正堂買票視窗都擠滿了人,大家為了一張電影票擠破了腦袋。”詹立新說,電影開場前,觀眾還會以一分錢一本的價格租小人書看,以熬過電影開場前的等待時光……

煥新生 古街保護傳承正當時
如今踏入平潭古街,繁華盛景已不在。看著斑駁的建築、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觸摸著爬滿古牆的藤蔓,很自然地喚醒我們對城池往昔的追憶。古街,不僅僅在於眼前的街坊、建築、老樹、古井,那些留存於心間的文化遺產,也是鄉愁的寄托所在。

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民俗專家阿燦《古街懷舊日》一文中,有一段很生動的描寫:跟城市氣息日見濃厚的平潭新城區相比,古街顯得陳舊老邁破敗的古屋,斑駁的牆面,依然蒼勁的老榕樹,溜滑溜滑的石板路,幽暗轉折的小巷,騎牆瘋長的青藤,北街的鐵鋪偶爾還在敲打著數十年不變的吉音,南街的煎包店依稀讓許多人回想起童年飢餓的口水……

正如吳金泰所說,古街很老,老得像年邁的老祖父歲月縱橫的額頭,用其顫歪的身影見證著這片土地數百年間滄桑變幻的歷史。現在,古街的確如一位垂垂老者,尚可對過往的友人訴說著“發了霉”的故事。

古鎮老街煥新生。時至今日,保護老街,留住文脈,激發鄉愁,活化遺產,成為時代的聲音和責任。近年來,隨著平潭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對以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為重點的開發與利用。

此前,福建省人民政府就正式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立足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的資源特色,形成“兩軸三核四片區”的功能分區,打造獨具歷史脈絡的街區形象。沉寂多時的平潭老街正在迎來修復與新生。

賴民表示,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的提升改造,既要傳承原本城市的文化脈絡,又要通過少量商業性功能增強街區的發展活力,因此把整個街區按照功能進行劃分,可以讓南北街歷史文化街區更好地呈現未來發展路徑。

餘小燕則建議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她表示,潭城港古街在歷史上最大的亮點是臨海港口,可比喻為“海市蜃樓”,可惜損毀於20世紀60年代初的竹嶼口圍墾。未來可構築一條水道,沿著“金榜埕”之外的石渠,將以前的兩炮台之間(實驗小學和平潭一中)連接起來,再現“海在城中”“城在海中”之特色。與此同時,要對已有的建築風貌進行保護,對有價值的文物遺產進行修復、保護、提升。新建的建築要遵循“修舊如舊”原則,即按照舊式材料和原風貌進行修建,讓新舊之間沒有違和感,這也是古街修復的重要原則。

我們翹首盼望,一個屬於歷史的、屬於未來的平潭古街在世人的關註下,建設成她應有的模樣,古樸又年輕,氣質又有魅力……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IeLhHdzysg2_wRisXPqcmw

平潭旅遊周簽 | 南方的冬天 #平潭旅遊南方的冬天,總有秋的“味道”。平潭鄉土植物【烏桕】,便是這“秋味”的來源之一。她熱情似火,在海島最凜冽的寒風裡綻放紅葉,恰似平潭人民向海而生的勇敢與浪漫。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
21/01/2022

平潭旅遊周簽 | 南方的冬天
#平潭旅遊
南方的冬天,
總有秋的“味道”。
平潭鄉土植物【烏桕】,
便是這“秋味”的來源之一。
她熱情似火,
在海島最凜冽的寒風裡綻放紅葉,
恰似平潭人民向海而生的
勇敢與浪漫。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22HMt04d1a-lUgd03m54Eg

那方水土丨探知海島人的生存智慧,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最終篇 #平潭旅遊古厝新聲|原生態與現代化的落腳點在嵐島北部的貓頭乾,返鄉創業的民宿經營者租下鄉民的古厝,改造成客房,讓來客體驗最自然質樸的鄉居生活。在古村的老榕樹下,有著150年歷史...
16/01/2022

那方水土丨探知海島人的生存智慧,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最終篇
#平潭旅遊

古厝新聲|
原生態與現代化的落腳點

在嵐島北部的貓頭乾,返鄉創業的民宿經營者租下鄉民的古厝,改造成客房,讓來客體驗最自然質樸的鄉居生活。

在古村的老榕樹下,有著150年歷史的老祖屋,被打造成一個記憶館,館內滿載鄉土記憶的老物件,折射著平潭的舊日光景。

在海島的另一端,北港文創村卻展現著國際島特有的活力,成為兩岸青年文藝與理想的落腳點。

他們在石頭厝里成立了“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將平潭的石頭變成樂器,敲打出一首首曲子吸引來往的游客。

無論是在前人與自然相處的智慧積澱中
還是從現代平潭與傳統村落融合發展的探索中
平潭正在成長為一座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人與人緊密聯結的新興城市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p5hSfe2pNnE7YBmjNxySBg

那方水土丨探知海島人的生存智慧,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part3 #平潭旅遊民居典範|海壇文化的“活化石”“滬”這樣的捕魚裝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先民們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的見證者。坐落於平潭紅衛村的林氏家族建築群,由住宅、學校、當鋪、祠...
14/01/2022

那方水土丨探知海島人的生存智慧,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part3
#平潭旅遊
民居典範|
海壇文化的“活化石”
“滬”這樣的捕魚裝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先民們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的見證者。
坐落於平潭紅衛村的林氏家族建築群,由住宅、學校、當鋪、祠堂等十餘座主體建築組成,無論在規模體量還是建築工藝上,都是平潭獨樹一幟的代表性建築。
林厝最叫人嘆為觀止的在於楹聯設置。厝內現存楹聯50餘幅,工藝作法多種多樣。林氏先賢不僅將“忠孝禮義”“積德行善”等教誨書刻在楹聯中,還處處言傳身教,興建學堂,惠及鄰近的學子。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p5hSfe2pNnE7YBmjNxySBg

Address

台北市松江路17號8樓
Taipei

Opening Hours

Monday 09:00 - 18:00
Tuesday 09:00 - 17:00
Wednesday 09:00 - 17:00
Thursday 09:00 - 17:00
Friday 09:00 - 17:00

Website

Alerts

Be the first to know and let us send you an email when 平潭旅遊推廣服務中心-台灣 posts news and promotions.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used for any other purpose, and you can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Videos

Share

Category

平潭藍,藍眼淚的故鄉

平潭是一座優美的島嶼,從台灣搭船只要約2個多小時即可抵達,其中最美的莫過於每年的藍眼淚季節,在一片大海中漾起漸層的藍,宛如夜晚的銀河般炫目耀眼。

平潭的美,只有親自見過才能體會,平潭藍,邀您一起來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