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列島座落於福建閩江口外,昔日史書上,與南竿島分別稱作上竿塘、下竿塘或北竿塘、南竿塘,合稱竿塘。
根據早期歷史遺址的採集資料,可以確知北竿早在宋、元時期就已經有人長期定居。明初,實行海禁政策,盡徙南北竿塘居民於內地,竿塘諸島的開發因此遭受嚴重挫折,一度成為荒島,以及倭寇、海盜出沒之地;直至明代中葉開放海禁以後,內地居民又陸續遷來,披荊斬棘重新開發,至明末,又是村落掩映,耕漁稠密了。
清初,朝廷實行更為嚴厲的海禁政策,不僅驅迫海島居民盡徙內地,更將島上房舍田園悉行焚毀,再度使竿塘成為不准人民涉足的禁山;康熙後期開始,尤其是嘉慶十六年肅清蔡牽等大海盜之後,長樂、連江等縣沿海居民又陸續大舉遷居島上,觀察北竿各村落廟宇興建年代,大都在同治以後,可見這批移民潮應是構成今日北竿居民最重要的族群。
民國初期的北竿,仍是福建沿海漁民出海泊憩之所,偶因氣候、風浪、颱風之影響,在島上搭建漁寮暫居
。民國八年,農曆七月三十夜,正逢大潮之際,風颱襲來,沿海泥堤淹沒,長樂沙尾、厚福、汶上、曹朱、東山、阜山各段,一時盡成澤國,災民五、六萬人。此次風災使得這些地區連續數年無法種植稻穀,民眾無以為生,加以災後瘟疫橫行,於是促使居民紛紛出走,這波難民潮移入竿塘,落戶長住者頗眾。
尤其北竿附近海域漁產豐饒,盛產帶魚、蝦皮,年年吸引長樂梅花漁民前來打樁興建草寮捕魚,塘岐、橋仔聚集尤眾,橋仔澳口船帆林立,甚至遮蔽村莊,此一時期,北竿與內地互動密切,島上各漁村均空前繁榮,盛況持續至民國二十六年九月,南、北竿被日軍佔據為止。
抗戰期間,日本軍艦曾一度停泊北竿外海,有小飛機在上空盤旋,士兵亦曾上岸,搭帳蓬夜宿塘后沙灘,所幸日軍對於士兵的軍紀多作約束,未有侵擾事件發生,不數日船艦即告離去,由此可見北竿戰略地位的重要。
民國二十四年馬祖列島始設保甲,設竿西聯保辦公處於塘岐鹽倉(今塘岐國小),後以轄地過廣,再劃分成竿塘、西洋兩保,可見民國年間,北竿是馬祖地區的政經中心,此一地位,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進駐,先是成立馬祖守備區指揮部於南竿,接著實施戰地政務,連江縣政府設於南竿,從此南竿成為馬祖的政經中心。
由於漁源枯竭,北竿於民國七十年代,人口大量外流,使得昔日的繁榮漁村如橋仔、白沙、芹壁、后沃等村落,十室九空,只剩下塘岐村依賴軍方消費,維持小康局面。
馬祖地區於民國八十一年解除戰地政務,次年開放觀光,但同時國軍也開始逐年自馬祖撤軍,至今北竿駐軍人數僅約千人,與昔日的「北高師」一萬餘名駐軍,不可同日而語,北竿長期依賴軍方消費的經濟型態,也大幅改變,造成民生經濟重大衝擊,引發另一波人口外流。
民國八十三年一月,北竿大道機場的啟用,再度開啟北竿興盛的契機,甚至一度吸引人口回流,但好景不長,在民國九十二年一月南竿機場落成後,北竿不再是馬祖的空中交通的主要門戶。不過,由於南、北竿只有十分鐘航程,近年來,在地方政府大力投入觀光軟硬體建設下,現已漸轉型為南竿的「後花園」,北竿發展觀光之路,已大步向前邁進。